|
发表于 2016-12-29 20: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班第十四讲 E-21神采飞扬 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首联-起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颔联-承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颈联-转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尾联-合
全诗谋篇布局为起承转合法
首联起: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
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
村中的寂寞心情.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承:即承接首联把景色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
颈联转:即转入实写待客.重笔浓墨,着意描画,可以体会到主人的客观实际和心情
及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尾联合:作者在尾联把席间喝酒的气氛描写的热烈高涨.尾联真可谓画龙点睛,
别开境界,把全诗推向高潮而作结。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七律 《冬至》
神采飞扬
---押十灰韵
又遇港城冬至梅,风推海浪岸边堆。
窗亲冷气冰霜被,膝曲空庭弱水偎。
遥梦家乡天地白,忽闻冷屋饺儿开。
惟期一夜春风雨,柳绿肥花百鸟回。
(谋篇布局采用了:起承转合法)
首联起: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以及冬至之日,海滨城市梅花开放,海水兴风作浪的室外寒冷的景象。
颌联承:承接首联景色描述室内窗户遇到冷气结上一层冰霜像盖上了被子一样,看不到外面的情景,
同时表述了独在他乡缩卷在空冷的室内远离亲人无依无靠的凄凉境况。
颈联转:此联转入表述作者在冬至的寒夜里独自一人似睡似梦的看到了遥远的家乡冬夜里一片洁白,
同时思乡之情之浓 ,使他似乎闻到了家乡煮开了的热气腾腾的饺子的香气在冷屋里飘荡 。
尾联合:尾联表达了作者在冬至的寒夜里企盼着春风春雨,花开柳绿百鸟回还,
预示着作者向往美好生活企盼早日与亲人团聚的心声。首尾呼应为全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赏析-青螺
题一,选择了杜甫的名篇客至。非常同意飞扬同学的分析,和对本诗的布局分析。稍加几句,供参考。此篇的首联以描写自己草堂新居的门前景色着手,为颔联的承句做好铺垫,属于引起法,颔联以两句互文的修辞方式道出自己是如何特意的为待客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实也是为颈联的转句作个提前的说明,表面自己的真实待客之诚,因为颈联的转是特意的解释了自己条件限制,离城里很远,买不到很多不同的菜肴,而且因为穷,买不起新培的酒,所以只能以旧酒招待,但心意是诚的。补充一点,供参考。
题二,七律,飞扬同学选了冬至作题
仄起平收,首句入韵,押十灰韵。格律正确,韵字用的也可,但几处的用韵可以再斟酌。首联写冬至来临,海浪随风起,但冬至梅的说法可以再推敲一下,因为冬至,是一个节气的点,梅花不可能一下子在这个点上开,冬梅,可以,但冬至梅用起来要慎重。堆字,用形容海浪拍击海岸似不妥,但首联意境很好。颔联写屋内的冬天的状态,弱水一词比较费解,这个词有其特指的意思,用在别处要慎重。另外颔联开始要求对仗,此处没有对好。颈联写到自己似梦似醒的看到家乡的雪景,并联想到冷屋里煮开了的饺子,给人以身在异地,怀念家乡的感觉,问题是,作者实际在哪里?在农村吗?如果是,那从字里行间没看出来,唯一可以猜的是首句的港城,显示是城里,回忆的老家是乡村。颈联,在律诗里是要求对仗很严的,这里对仗不好,希望飞扬要补一下对仗的知识。尾联收的不错,尾句的肥字,可以斟酌,绿肥红瘦,是李清照以绿叶和红花相比,肥,瘦,是指叶子多,红花少了,凋落了,但直接用肥花,似不妥。以上仅供参考。谢谢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