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屈原 恶雨涨江潮,百二河山,怨愤无为空扣壁。 寒霜欺鬓发,三千烦恼,唯身一去哭沧浪。 点评:看起来就是跳江的一瞬间。但是如果没有题目,看得出来是屈原吗?以为不能。章法还算娴熟,只是可惜了泛泛而谈。60分。 2..屈原 有十六城离民在望,问三闾大夫,焉敢赴死? 传千百年端午于今,凡沅湘子弟,当哭先生。 点评:上联写的有味道,以反问惜夫子。凡沅湘子弟格局略小,目前纪念屈原不仅仅是湘楚之地。已经成为国人的爱国主义象征了。75分。 3..楹联 屈原 呼唤诗心,汩罗江动容,端阳那日龙舟动。 起伏月影,楚国人悲痛,山水当年泪眼生。 点评:格局定在了一跳之间。山水当年泪眼生出之无名。意境应在不甚追求间而得追求,刻意扭捏就所获虚淡了。63分。 4..题屈原 呜呼!铁血丹心,屡进诤言而不用 悲也!吟诗作赋,心中苦楚有谁知 点评:嗟乎!蓉儿何在,教靖哥哥肝肠寸断哉!60分。 5..题屈原 满腹诗书,多藏济世之谋,更有那离骚天问,美人香草熏华赋; 一腔肝胆,却无报国之路,终落得抱石沉沙,楚水湘云忆屈魂。 点评:写得很有感觉!稍可惜更有那有曲调风,端庄略不足。另外,肝胆用一腔,混搭地风格有些无名。未了屈魂何如楚魂。73分。 6,,【成联?端午屈原祭】 五月端阳,粽酒醇香,汨罗江畔屈翁祭, 千年习俗,龙舟古韵,华夏情怀诗祖魂。 点评:杨柳青年画风,面面俱到,生怕少了描述。著其一点而述之,岂不更胜哉。若得扬弃之心,则联或可入味。 67分。 7..题屈原 弱君不以羞,强虏安为慑,河岳惟朗襟允赋 记史彰其韵,歌风并所名,辞章洵大象虚涵 点评:感觉好深厚的文化。高古。非得有四六之诵读习气不得入其味。或者未分句佐之以虚字更能彰其旨。79分。 8“屈原” 抱石沉江,以身殉国,一代忠魂彰节气 割蒲裹粽,擂鼓竞舟,千年端午祭斯人 点评:明明白白,直指斯人。然云所大众所云,稍白了一些。72分。 9..题屈原 屈子投江,呜呼!举贤何用精明主; 离骚成赋,然也!爱国独称闾大夫。 点评:47句很不错的感觉。然这两个虚词用得不是地,很别扭。未能情之所致而不得不发。67分。 题屈原 五月粽香,念爱国冤魂屈子 九章词赋,叹欺君魔路害人 点评:没有按照要求来写,也太直白少文。50分。 题屈原 想古时,放马归山成贬客 看今日,划舟包粽祭先生 题屈原 七国争雄,离骚问世 一人遭嫉,屈子投江 题屈原 香草美人喻志 离骚渔父招魂 题屈原 《天问》奇葩一朵 《离骚》香草数枚 题屈原 破国嫉人,离骚传记 投江愤世,屈子沉冤 9..题屈原 屈子投江,呜呼!举贤何用精明主; 离骚成赋,然也!爱国独称闾大夫。 题屈原 五月粽香,念爱国冤魂屈子 九章词赋,叹欺君魔路害人 题屈原 想古时,放马归山成贬客 看今日,划舟包粽祭先生 题屈原 七国争雄,离骚问世 一人遭嫉,屈子投江 题屈原 香草美人喻志 离骚渔父招魂 题屈原 《天问》奇葩一朵 《离骚》香草数枚 题屈原 破国嫉人,离骚传记 投江愤世,屈子沉冤 10,,题屈原 君负臣臣可负君?教,太史者嘘嘘,呵壁之声犹在耳 死如生生不如死,笑,孤忠路漫漫,沉江之处剧悲情 点评:这一教与笑,用得很尴尬啊,是担心点评人看不懂领字吗?上联有味,下联未句略不称得上联。如果花时间在屈原文章中找得一句,或者可立即提升境界。6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