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3757|回复: 67

小渔村36期联班B组第一讲作业贴(评阅-一缕心香老师)

[复制链接]

314

主题

1904

帖子

19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3-17 15: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3、对联有哪些特点?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作业完成时间,下周四晚上12点前完成,逾期将不予评阅。

0

主题

40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0
发表于 2018-3-17 23: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B11-小香贞子作业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大致分为三阶段
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对联产生的途径,除对偶的修辞手法而外,最关键的就
由律诗之“联”转化为对联,还有一定的条件。除律诗而外,在唐代,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从不同程度上促使了对联的产生。这些因素,主要是联句、摘句和书壁几种。
第二个发展期——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对联自孟昶题写以后,便逐步推广开来。如果说用来替代桃符还只是它向社会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那么,到宋代就正式向各个领域深入了。在当时联语作者已不在少数了。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第三个时期——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
清代对联的发展在四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越写越长。二是越写越巧。把许多艺术手法都运用上了。三是使用越来越普遍和广泛。四是对联独有的整套格律-----马蹄韵不仅形成,而且已经完善。总之,对联在清代以来进入了他的空前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对联,一方面吸取诗词的素质,形成自己的特点,另一方面,它以张贴见长,能显示书法之美。
1、正对法:根据要充分表达到内容,让上联合下联各从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物,或讲清某种道理。
如:工业为主导自力更生建祖国,农业是基础奋发图强夺丰收。
1、正对法:根据要充分表达到内容,让上联合下联各从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物,或讲清某种道理。
如:工业为主导自力更生建祖国,农业是基础奋发图强夺丰收。

2、反对法:把上下联的内容对立起来,一联讲正面,一联讲反面,或一联讲过去,一联讲现在;先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再使人受到启发,获得教益。
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云
忠骨大家都明白是是岳飞的尸骨
佞臣指奸臣秦桧、张俊等
3、对联有哪些特点?
对联的特点
对联,是用汉字书写的(后来发展到也可用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书写),悬挂或张贴在壁间柱上的两条长幅;要求两两相对。
它的特点,大致有:1、上下两个长条幅,字数必须相等,合成一副联,称为上联。
2、承上而言,对一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必须在上下联中把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对联的要求是:
1、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2、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3、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
4、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5、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
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6、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
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7、上下联内容要相关;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故郡重游,满目陌生人与事;
洪都扩建,无边新颖路和楼。(石道达·游南昌)
此联虽然也没有带抒情的字句,但其情感已融入景中,明眼人完全可以看出,作者对南昌的巨变,是何等的兴奋,其赞美之情已溢于言表。

点评

小香贞子好,作业做的挺好的,再复习下讲义,掌握下对联的作用和特点。  发表于 2018-3-22 2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6
发表于 2018-3-18 09: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B组-小草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唐代律诗的对仗和宋元明桃符的发展,使对联在清朝成为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对联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例如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

3、对联有哪些特点?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我喜欢的理由是:
正如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世界的学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每个人都不可能是第一,更需要虚心做人,踏实做事。所以我喜欢对联。

点评

再复习下对联的特点  发表于 2018-3-22 22:25
小草子好,作业简洁明了,赞。  发表于 2018-3-22 2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7
发表于 2018-3-18 10: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B组-橙子辰辰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答:(1)对联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唐朝、宋元明和清朝。
     (2)这几个时期的关联:①唐代是对联胡产生时期,出现了实实在在的对联作品,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对联产生的途径,除对偶的修辞手法而外,最关键的就是律诗。除律诗而外,在唐代,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从不同程度上促使了对联的产生。这些因素,主要是联句、摘句和书壁几种。②宋元明是对联的发展时期,到了宋代,对联正式向各个领域深入。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③清朝是对联的鼎盛时期。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如:昆明大观楼联。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清代对联的发展在四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越写越长。二是越写越巧。把许多艺术手法都运用上了。三是使用越来越普遍和广泛。四是对联独有的整套格律-----马蹄韵不仅形成,而且已经完善。总之,对联在清代以来,进入了它的空前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答:对联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不论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有很大差别。
例如: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所以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比诗词还大。
3、对联有哪些特点?
答:对联有五个对立统一的特征:(1)独特性和普遍性;(2)寄生性和包容性;(3)实用性和艺术性;(4)通俗性和高雅性;(5)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1)上下联字数要相等;(2)上下联词组要相同。(3)上下联词性要相同;(4)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5)上下联句法要一致;(6)上下联平仄要相调;(7)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可以大致归纳为: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写景言志,自然的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声字,如闻书声琅琅。



点评

橙子辰辰好,作业做的很详细,再复习下对联的特点。  发表于 2018-3-22 2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3

帖子

4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9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3-18 1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B组13-晨露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唐代律诗的对仗和宋元明桃符的发展,使对联在清朝成为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对联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例如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

3、对联有哪些特点?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爆竹一声除旧岁;红梅万朵贺新春。喜欢这副对联赋予传统合心意,表达了新的一年开始,勃勃生机。

点评

晨露好,作业清晰明了,很好,在复习下对联的特点  发表于 2018-3-22 2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3-18 14: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B组11选择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1.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2.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3.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从对联的发展史看,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1.春联
2.楹联
3.婚联
4.挽联
5.寿联

对联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例如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

3、对联有哪些特点?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上下联词组要相同
3、上下联词性相同
4、上联词性和下联词性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5、上下联句法一致。
6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对镜堪忧,韶华已逝
仰天长叹,物是人非

我喜欢的理由是:这联写的一种对不珍惜时光,最终一事无成的感慨。叙事的同时,加以议论。

点评

选择好,复习下讲义,看看联的特点,联的基本要求还有一点,内容相关。  发表于 2018-3-23 0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3-18 14: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B组-18园园  
小渔村第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唐代律诗的对仗和宋元明桃符的发展,使对联在清朝成为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对联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例如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

3、对联有哪些特点?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是谁将眼孔放开看得穿大千世界,到此处须脚跟站定方入得不二法门。  就是觉得表达的意思好,是一个寺庙的对联。

点评

圆圆好,作业很清晰,看看讲义联的特点。最后一题再深化一下。  发表于 2018-3-23 06: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3

帖子

2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3-18 15: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B01-大路阳光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答: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大致是
①第一个时期一一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②第二个时期一一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③第三个时期一一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

从对联的发展史看,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也就是说,唐宋文学及后来的元曲都给对联以丰富的滋养,特别是诗词格律的产生,给对联创作以极大的帮助,为清朝对联繁荣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答:
①由于它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不论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有很大差别。
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所以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比诗词还大。
它还能以美观的体形,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和书法艺术、雕刻艺术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流芳后世 。
②由于它思想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善于表达意境和情感,能从记事、述史、写景、抒情、言志、寄怀、宣传、鼓动、褒扬、贬斥到慨叹、讽刺、鞭挞、娱乐、交际、游戏、谐谑等等,都能随作者意志所为,完成它的作用。
可见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应用范围的扩大,它壮丽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3、对联有哪些特点?
答:
①独特性和普遍性。
②寄生性和包容性。
③实用性和艺术性。
④通俗性和高雅性。
⑤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①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②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③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
④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⑤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
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⑥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答:我喜欢的一幅对联是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理由:这副对联的大意是,思想成熟,文章自然深沉老到;学问深厚,气质自然优雅平和。通俗而言,写文章讲究精气神,如果作者的精神充实、思想成熟,文章就写得老到;为人讲究心平气和,不意气用事,如果人的学问修为深厚,那么他就能有效控制情绪,意气平和。
该联对仗工整,用语凝练,言简意赅,富含哲理。

点评

大路阳光好,再看看讲义的联的特点,联的基本要求还有一条,内容相关。其他的做的很好。  发表于 2018-3-23 07: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2
发表于 2018-3-18 15: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B组07-但使愿无违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唐代律诗的对仗和宋元明桃符的发展,使对联在清朝成为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对联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例如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

3、对联有哪些特点?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字句相等
2、词性对品
3、结构对应
4、节奏相拍
5、平仄对立
6形对意联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我喜欢的理由是:
为了事业和理想,从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

用此联勉励自己,对诗词有了兴趣,除了工作和家庭,余下时间全部投入到爱好中去,
学习路上再多困难也要克服,不可懈怠。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点评

但使愿无违好,看看讲义联的作用和特点(还少一条),基本要求还有一条,内容相关。  发表于 2018-3-23 07: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
发表于 2018-3-18 17: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B27-雪儿

一、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1、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2、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3、清代:对联的鼎盛时期

二、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对联是一种文化,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表达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它是我国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也是一种中国古文化的传承
对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励志;修身;讽刺;谐趣;祝福;哀悼······
1励志;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修身;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讽刺;例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4谐趣;例
醉汉骑驴,点头颠脑算酒帐
艄公摇橹,打拱作揖讨船钱
5祝福;例
和顺满门生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6哀悼;例
毋供菽水泪千行
敬向灵前献瓣香

三、对联有哪些特点?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四、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节奏相合
5、平仄对立
6、文义相关

五、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
我喜欢的理由是;这是一幅佛教对联,个人解读;天下之事,成也一念,败也一念,人若宽容,心必向善,心存善念,凡天下之事皆有正果。仅以此联勤勉自己,无论何时,不忘初衷,方得始终!

点评

雪儿好,作业完成的全面,赞,再看下联的特点。  发表于 2018-3-23 0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54 , Processed in 0.0988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