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337|回复: 6

赋研二期 冷色石桥月 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726

帖子

33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6-1 13: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冷色石桥月 于 2018-6-1 14:05 编辑

第一讲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心想)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单于想更进一步的招降苏武,于是把苏武囚禁在寒冷的大窖中,断绝了他的饮食。天上雨雪交加。苏武蜷缩躺着,只能饿了啃咬旃毛就着冰雪一起咽下去,数日都没有饿死。匈奴人都觉得他非常神奇,于是有把他囚禁到无人的北海上放牧,要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允许回来。其他不同官职的人也安置到不同的地方去。苏武来到北海上,供给的粮食却不送来,只能挖野鼠充饥。高举着节杖牧羊,不管睡觉还是醒着都不离手,节杖上的毛掉落殆尽。

1、孤竹扣马兮哀商臣,首阳采薇兮耻周粟。
2、冰天牧羝,孤忠以惊沈潜;寒地饮雪,赤胆而悬昊苍。
   胡地牧羊,守落旌以归汉;首阳撷果,绝粟而孝商。
3、昔击钟鼎食,谁见其大志?菜根粗布,犹闻其初心。孤竹扣马兮哀商臣,首阳采薇兮耻周粟。地饮雪,赤胆而悬昊苍;冰天牧羝,孤忠以惊沈潜。故云临渊履薄,守志修心。其义天地乃存,其忠日月可鉴。




11

主题

1726

帖子

33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4: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色石桥月 于 2018-6-1 14:12 编辑

第二讲作业:
作小赋一篇,题目为《中秋赋》

作业要求:
1字数在120---200字以内(包括标点),一韵到底,韵字以【平水韵】之“尤” 韵、“东”韵2选一
2开篇起句以【紧句+长句+隔句】或【长句+紧句+隔句】或【2个长句(紧句)+隔句】为定式,严禁壮句或隔句开篇起势。
3句与句之间,句意转承处,合理使用提引发语词
4一骈之内,上下句相同节奏点须平仄相对。


中秋赋
       成蒨绛日,似蓝青空。映高明之行雁,染沈潜之丹枫。老树栖鸦,尽瑟瑟以寒聚;秋霜润桂,皆芃芃而香融。是以顾兔捣药,姮娥离宫。承煌煌之清质,弄郁郁之薄丛。举金樽而酌影,吟天籁以舞风。闻孤鹤唳于山亭,犹惊洸洸潭水;观素光照其华顶,亦笼穆穆苍穹。尔乃水光露草,练影寒虫。堂前之月皎皎,篱外之途蒙蒙。怜其促促经年,秋影何去;亹亹行暮,劳歌谁逢。吁嗟!天涯此月,然客乡孰与故土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26

帖子

33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4: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色石桥月 于 2018-6-1 14:14 编辑

第三讲作业:
人生在世,需要感恩的实在太多了: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苍天恩赐我们阳光、空气和水,感恩大地赋予我们食物、空间,感恩亲情让我们感到温暖与爱,感恩曾经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一切朋友,同事、恩师、长辈......当你的情感述诸文字时,就是对他(它)们最好的感恩。联系人生中遇到的点滴让你感动的经历,写一篇题为《衔恩赋》的小赋。
作业要求:
1字数在120---200字以内(包括标点),一韵到底,韵字以【平水韵】之“元” 韵、或【词林正韵】之十四部仄声韵,2选一
2开篇起句以散句或【紧句+长句+隔句】或【长句+紧句+隔句】或【2个长句(紧句)+隔句】为定式,严禁壮句或隔句开篇起势。严禁壮句结尾。
3句与句之间,句意转承处,合理使用提引发语词
4一骈之内,上下句相同节奏点须平仄相对。
5骈句中准确熟练使用虚字。
6全篇必须至少有一组叠词,两处用典,用典需附注释于文后。

衔恩赋

    远山含黛,鸿雁留。执茱萸以染蒨,赏陶菊而隐。眺澄江,乃晓百年促促;览名阁,方知词采亹亹(此为疏格)。遂携高堂而登黄鹤,以慰亲。忆拊,终陷篱。春晖谁忘,庭训孰?冒热冲寒兮劳体魄,回干就湿兮费心。念于此,且效反哺慈乌,尚怀老幼;衔环杨雀,亦报德怨(此为平格)。今交辉棣萼,然满雪椿。皤皤乎皆华首,穆穆乎已黄。晨暮无多,应戒风树之痛;孝忠有道,当解皋鱼之。嗟夫!与其哀毁骨立,毋宁常返家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26

帖子

33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4: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色石桥月 于 2018-6-1 14:17 编辑

第四-六讲作业
山西赋
(以“晋商宝地 文坛盛音”为韵)

太行峻峻,河水泱泱。水倚山卧,龙兴凤翔。聚精髓于天地,滋神化于炎黄。曩古龙师火帝,鸟官人皇。累寒来而暑往,积夏种以冬藏。绳猎网渔,观象以馈河水【1】;奇山美石,补天而赠吕梁【2】。是以刀耕火种,石镞木戕。始造其文字,首服其衣裳【3】。耒耜麻衣,药尝百草【4】;尧仁舜孝,恩泽八荒。故使德敷强晋,福润盛唐。拜忠义之关帝,尊信诚于晋商。驰骋沙场之人,犹若雷电;缤纷文坛之士,亦如星光。参佛净地,咏怀故乡。承烂烂之瑰宝,秉煌煌之殿堂。

昔者武略文经,名扬声震。介推割股以奉君【5】,重耳礼贤而卧镇【6】。汲汲避祸,程婴舍身而救孤;落落图强,襄简变法乃分晋。其时天下纷争,七雄授印。或拜公兮封侯,或变法兮解困。开疆拓土,戍军以筑长城;骑射胡服,制礼而修民愤【7】。更有刎颈之交叹襟怀,渑池之会彰气韵。卫卿败北胡其功高,霍戚通西域其名振。时至北魏,遂择汉制,深推朝仪;倡佛宗,广促教信【8】。岁逾百年,龙瑞贞观,凤祥周运。其铜镜可正衣冠,其古人可明荣损【9】。玄武兵变,尉迟归唐【10】;象州仁施,薛礼治郡【11】。既而裴村相卿【12】,王族豪俊【13】。狄老辅国,匡弊政以明冤【14】;武周立碑,任良臣而评论【15】。

矧夫文辞炳炳,藻绘渊渊。儒释之学传法典,诗词之家誉文坛。博古通今,师旷奏清商之乐【16】;胜天唯物,荀卿倡性恶之言【17】。行文创见,著述立编。笔阵名姬冰月慕【18】,葬书方士词赋冠【19】。又以结社而创莲宗,精修释道【20】;航船而取教律,勤译经卷【21】。云冈昙曜【22】,净土昙鸾【23】。藏经于通乐寺,兴佛于五台山。而况西路漫漫兮问禅,东途幽幽兮参慧。少伯塞关【24】,摩诘山水【25】。千目层楼乎孤传【26】,长天秋水乎绝粹【27】。夫河东柳氏者,试革新理政,权重而崇释敬儒;撰游记寓言,位轻则悲天悯地。砸缸之童仕四朝,通鉴之史遗百世【28】。是知窦娥冤沉【29】,倩女魂弃【30】。墙头马上乃钟情【31】,望江亭中则斗智。章回鼻祖,神魔梁山兮话民心;湖海散人,稗史三国兮图王志【32】。於戏!仰伟论于奇,敬雄篇于神诡也!

由是承千年之史迹,遗三晋之雄魂。君不见,清凉朝宗之圣地【33】,紫气时聚,仙花长纷。集古刹佛堂于穆穆,汇石雕壁画于蓁蓁。君不见,云冈石窟世遗名录,窟龛林立,雕像成群。君不见,边关要塞之虎踞【34】,危峰过雁,古栈绕云。金龙峡关,杨氏据险【35】;悬空寺壁,诗仙留文。犹见奉舍利于木塔【36】,铸莲台之金身。柳往槐来【37】,洪洞生离国之感;水源木本,鸹窝念故乡之恩。且闻平遥古城乃建筑奇绝,史话悠悠,古陶佼佼。筑灵龟之城池,遗彩塑之珍宝。发源其晋商,成就其票号。遂而办纺织,铺铁路,兴池盐,扬名于巨贾之道。日升昌之首创,开华夏金融乎祖师;保晋矿之先河,誉民族资产乎典效。

然时闻,晋地以煤矿之阜,掘黩贿之金。强搜厚利,罔顾民心。置申诰以无视,令矿难而频临。接踵死伤,民悲难止;沆瀣官企,廉吏难寻。若解今症,且听古音。于清端公安在?治官之官乃高行清霖也!感其才全气正,理明心愔。叹其清严治事,慎独安衾。倘若污吏不倒,黎民皆喑。效其廉政,老虎应打,苍蝇亦拍,乃今反腐之利擒哉!

斯诚察民情,顺民意,惩贪官,颁清政。善开药方,巧握使命。制目标成形,经济重整。去其结构单一,变其资源相称。置换其新产业,煤炭转型;发展其新能源,环保引领。文化先行,旅游随影。观陈醋以酸醇,闻汾酒而酩酊。集古晋物质之富饶,表里山河而昌盛。嗟夫!恒愿三晋藉区域之优势,扬民风之勤劳,传民情之智慧,迎四海宾,八方客,共享创新之嘉靖矣。


注释:
【1】伏羲创立八卦,观天象以利渔猎。
【2】女娲补天留下的七彩石。
【3】黄帝(轩辕)时,仓颉创造了文字;胡曹发明了敝体的衣裳。
【4】炎帝(神农)时,制作耒耜以利耕耘,治麻衣为布以御民寒,遍尝百草以医民恙。
【5】晋公子重耳避难时,介子推割股奉君,后拒食晋禄隐遁,重耳纵火烧山时,抱树而亡。重耳为纪念介子推,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6】重耳,春秋五霸之晋文公,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使晋国力“政平民富”,一战而霸,被周天子策命,成为诸侯霸主。
【7】赵武灵王抱“随时制法,因事制礼”的政治思想,力倡“胡服骑射”,移风易俗,改革军制,国力渐强。同时,修筑长城,置军戍守,实行民族和睦政策,为秦汉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8】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亲政,实施汉化改革:迁都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与汉族通婚,改行汉族风俗、服制,说汉话,取汉人官制朝仪、典章制度,提倡佛教,促进了石窟艺术的发展,五台山的佛教因此而得以兴盛。
【9】“贞观”为唐太宗的年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王,其治理政绩一直为后世传颂。谏臣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0】尉迟恭,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门神”的原型,归顺李世民后,在玄武之变中论功第一,其戎马一生,为初唐的统一和稳固做出来巨大贡献。
【11】薛礼,字仁贵,唐朝名将。贞观后期,随李世民东征西伐,建立了赫赫战功,官至平阳郡公,广实仁政,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12】裴氏家族为山西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明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其著名人物有裴松之、裴矩、裴度等。
【13】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魏晋南北朝时,既有封侯拜将的辉煌,也有屡遭坎坷的不幸。北魏时,与陇西李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太原为二十一地望之首。王氏宗族有王绩、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一批顶尖诗人。
【14】狄仁杰,唐高宗升任大理丞,屡断奇案,声名大振。武则天时,被委以宰相,辅国安邦,对其酷吏弊政多所匡正,为唐室砥柱。
【15】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在位时,政通人和,国力强盛。任用酷吏,却用良臣掌相权,抑制酷吏,政治基本清明。死后立“无字碑”,一生功过,任人评说。
【16】师旷,山西洪洞人,为晋国主乐大师,因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民间流传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他博古通今,以“师旷之聪”闻名于世。
【17】荀子,时人尊称“荀卿”。其学源于儒,提倡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重视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著有《荀子》。
【18】卫夫人,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羲之右军之师,家学渊源,师承钟繇,尤善隶书。其师颂之书法:“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有《笔阵图》、《名姬贴》、《卫氏和南贴》等传世。
【19】郭璞,东晋臣,训诂学家。《晋书》称其“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西晋末年南渡时,依司马睿任著作左郎,迁尚书郎。
【20】慧远,东晋高僧。出身书香世代,早年博通六经,尤善老庄,后皈依道安。他精研佛学,兼大、小二乘,主张以佛为主,儒玄为辅。在东林寺传法时,创立净土宗,因寺中遍种白莲,净土宗又称“莲宗”,著有《法性论》。
【21】法显,东晋僧人,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撰《佛国记》,记述甚广,对所经中亚、印度、南洋约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都有所述及,是中国和印度间陆、海交通的最早记述,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2】昙曜,北魏僧人。文成帝时,在武周山山谷北面石壁开凿窟龛五所,又建佛寺,称为灵岩寺,此为大同云冈石窟之开端。后住于大同石窟通乐寺,翻译出《付法藏传》。
【23】昙鸾,南北朝僧人。先信道教,后改信佛教,专修“净土”。晚年居汾州北山玄中寺,聚徒讲经。著有《略论安乐净土义》、《净土往生论注》等。他一生弘扬净土思想,是一位杰出的净土宗大师。同时适应社会,将儒释道三学融于净土思想,是佛教中国化的变革中有重大贡献的佛教学者。
【24】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诗名早著,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25】王维,字摩诘,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诗人,中年后亦官亦隐于“辋川别业”,号为隐逸诗人之宗。他多才多艺,精通佛学、音乐,诗书画俱精,以山水诗成就最高,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苏轼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6】王之涣,盛唐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好学,穷经典之奥,常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
【27】王勃,自幼聪颖好学,与骆宾王等并称为“初唐四杰”,诗文俱佳,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即兴而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藤王阁序》更是千古绝唱。
【28】司马光,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因主持编写我国最大的编年史《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曾被后人奉为儒家三盛之一。
【29】关汉卿,元代前期杂剧界的领袖人物,“元曲四大家”之一,其杂剧代表作有《感天动地窦娥冤》、《望江亭中秋切鲙》、《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闺怨佳人拜月亭》、《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等,后世称其为“曲圣”。
【30】郑光祖,元剧作家,《倩女离魂》是其代表作,与关汉卿、白朴等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31】白朴,幼年由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一代文宗”元好问抚养成人,元代著名文学家、杂剧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梧桐雨》等。
【32】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对张士诚失去信心后,致力于写作,著作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等》,并参与其师施耐庵的《水浒传》的加工、增补,编辑整理成书。
【33】五台山,位于山西沂州地区五台县,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台外寺庙星罗棋布,佛塔各异,佛教雕塑、石像、壁画、碑文、题字不胜枚举,是我国古代艺术和建筑的杰作。
【34】恒山,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华五岳中的北岳。号称“绝塞名山”,叠嶂拔峙,气势雄伟,为北国万山之宗主,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
【35】杨业,北宋著名抗辽将领。其父子据守恒山金龙峡,屡败辽军,人称“杨无敌”。
【36】应县木塔,位于山西朔州应县,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37】古大槐树,位于山西洞县,不论严寒酷暑,游客络绎不绝,有的题词赋诗,抒发“饮水思源”的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不肯离去。大槐树、老鸹窝,是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26

帖子

33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4: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年级升级考试    评分:91


一:补充完整以下骈句,使得语意关联,骈偶工整,用典对称。【20分】
1其虐童之背道也,激民愤而哗然, 镇孽行而援手    √ 。
2榆塞迢迢,棘心何堪尽孝;  滦水隐隐, 凯风何故添针   。——2
3豪迈军威,虎士彰中华之雄健; 慈严师德, 蛾眉展大国之煦柔√   。
4惠政及乎率土,     泽民偕而归田      。——2
5水含上善,处下无争;   山毓秀灵,  居川有道 √       。

二:用“截蒲”、“缉柳”两个语典,做一个骈句(句式不限)【10分】
思无牒,牧羊而截蒲;念无书,安母而辑柳。√

三:请列出与“挈瓶”意思相同或相近的5个雅词。【10分】√
挈瓶:斗筲 辽豕 井蛙 管窥 蠡测

四:嘉是翁哉矍铄,犹且鞭扬;话故将矣耄衰,尚能饭否?
翻译成白话,指出本句所用之典并列出原典及出处。【10分】
赞许马援,虽年过六旬,依旧精神矍铄,披甲跨马扬鞭;颂扬廉颇,虽鬓发斑白,年事已高,但老当益壮,他的饭量依旧如常吗?
用典:矍铄翁
原典:矍铄哉是翁也
出处:《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二十四年,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原典: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出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五: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理解意思,然后用骈文的形式改写。(100字左右):【30分】
时光是关不住的水龙头,每一滴往事里都流淌着鲜活的曾经。当韶华洗尽,静坐禅语,感怀的是对于生命的隐忍和感恩。
    沐浴在冬日暖阳里,回味激情的夏日,此刻却只能如笼鸟般……细数流年的皱纹……
又何必“假如”?每一秒、每一天、每一年都是崭新更是对人生的诀别。只愿牵挂的暮年慢点老去,我还能认识回家的路;萦怀的新阳快快成长,归去的里程少点遗憾。依偎着文字取暖,愿岁月静好,心路灯明。

改写骈文:   ——5【与原文意思相差甚远,通篇写景惟末句入正题,谋篇可斟】
朝丝暮雪,石火电光。铅洗其韶华,静思而禅悟。蝉鸣蛙噪,采莲乃助怡情;鸿印雪栖,寻梅以添雅兴。泛舟垂钓,煮酒烹茶。访友思亲,迎新别旧。然则移星斗,转晨昏。感归途以弥遥,忧去日而渐近。恒愿行文于笔墨,见性之澄明,抒怀乃鉴古今也。


六:《雪赋》字数:200字左右,押韵不限,骈律皆可。【20分】
雪赋
幂幂轻尘,皤皤薄雾。严风送于千岩,乾雨迎于万户。表寒冻之象,墀庑霏微;明洁莹之姿,草茅凝冱。当其净如芦絮,清若玉龙。其蕊非为下土,其根乃自天宫。悲笳别月,飞絮因风。皎夜轻舟,造剡县而访戴;墨湖银粟,铺断桥以迷鸿。既而翠禽苔枝,修竹横笛。雪骨梅胎,冰魂琼魄。寒幽以携空山,香冷而入瑶席。拨弦落雁,出塞则叹胡邦;啮雪咽毡,牧羝犹思汉室。是以辉瑞叶,立程门。浊思远遁,善念长存。檐冷牖寒,虽贫不改其志;雪劲风急,虽达不忘其尊。於戏!阡陌极谧,天地至纯矣。

考试时间:2018.1.8-----2018.1.18
70分为及格,做完直接提交到各组原作业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26

帖子

33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4: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色石桥月 于 2018-12-7 11:04 编辑

寒假作业


1仔细阅读本篇赋,在理解的基础上给文章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鄂公夺槊赋
唐初鄂公在二十四功臣之列,独推其雄。力敌猛虎,气扬飞虹。挥鞭而马疾如电,运槊而身轻若风。棱棱真丈夫之勇,頟頟信武夫之容。于时擒李密,戮王充。靖隋之乱,致唐之功。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纵。壮其叱咤而万夫莫敌,摧坚陷阵而一队前空。虽孟贲之勇,鄋瞒之崇。固不足抗其锐,当其锋。所以秦叔宝之徒,屈突通之辈,随我转战,指麾相从。既而荡平天下,砥定寰中。戎器既包于虎革,勲臣尽纪于鸿钟。高祖位尊,正凝旒于北阙;太宗功大,方主鬯于东宫。
一旦上御便殿,公因召见。语艰难之创业,念辛勤于百战。张胆信其如升,瞋目赩以流电。有若伏波马上,据鞍而犹示筋骸;李广病中,闻鼓而思驱组练。帝问:以军阵之间,何为最难?奏曰:唯避槊不易,然夺槊尢难。请殿下试臣斯艺,幸殿下临轩以观。
于是宗室有齐王元吉,力可以索铁而伸鈎,勇可以挟輈而磔石。由是命之以角逐,合之为勍敌。二人乃策马交驰,锋鋩若飞。千人看,万人窥。广塲喧阗而将裂,高殿崔嵬而欲敧。一驰一骤,乍合乍离。红尘涨天地,杀气飘旌旗。若两虎鬭而未知生死,二龙战而不辨雄雌。天顔为之动容,神武为之增威。莫不鬼出神藏,风驰雨走。金吾之列卫旁震,武库之五兵潜吼。或左兮或右,或前而或后。或翻身相避,或挺身以诱。王谓我艺必胜,公谓彼槊可取。俄而齐王之槊,巳在鄂公之手。骇衆目,噪羣口。喧喧阗阗,足以见一胜而一负,王犹以为偶然也!
于是再跃锋鋩,重飞驌骦。欲致于必死之地,将求乎一日之长。虽馀勇而可贾,岂突来而难防。适资我胜,终莫予伤。乃至于再,至于三,皆为所夺,有以见鄂公胜于齐王也!
壮哉!厥艺如神,其名益振。信乌获扛鼎之匹,项羽拔山之伦。宜其凌三军而势若摧枯,夺一槊而易如拾芥。闻之者谁不尽伏,见之者无不大骇。当其左击右刺,星驰电迈。一场纵横,使人神王而心快。
上意欣愉,羣臣欢呼。怜公絶艺,多公壮图。书所谓番番良士,诗所谓赳赳武夫。霹雳可叱之而鬭,泰山可挟之而趋。况陈安擅价于蛇矛,敢为匹敌;羊偘得名于折树,未知驰驱。是知天生圣哲,赞以英杰。料敌在于筹谋,破敌由乎勇烈。然后祸乱可弭,奸雄可灭。故汉高得樊哙,乃济鸿门之危;太宗得鄂公,乃立皇唐之基。虽文皇之圣也,房杜之谋也。而军功武力,我寔多之。


2写律赋一篇
《春节赋》
以“龙腾华夏,凤舞九州”为韵

雨润修箭,风萦酥花。寒气弥弱,瑞光正嘉。塞北之霜敷阡陌,江南之月弄芳华。犹可见赤县皆熙,迎三乾之游子;黄图尽攘,归四海之人家。是以萧郎祭神,谢娘扫垢。联对门楣,福贴窗牖。燃爆竹以慰黄童,换桃符而兴白叟。屠苏送暖,占岁乃至元七;灯会迎春,进香且余燕九。亦既庙堂穆穆,社火雍雍。捏塑捏面,舞狮舞龙。小吃味鲜而爽口,曲艺情切以动容。众人喧,族亲友密;阖家拜,人寿年丰。
每至岁末,诚可谓年货迁移,人丁转渡。且往且来,亦歌亦舞。返乡之客,其心如焚;盼归之人,其意似煮。岂知久长别离,片刻团聚。其哀喜悲欢,犹难叙矣。其时也,民逢绍绪,世遇熙明。怀江阔之习习,揽山秀之烝烝。借合璧之光,民生达顺;凭摩天之翅,经济飞腾。若使春假延伸,民心乐拥。多见其合家圆堂,少观其只鸿孤凤。居家以谋新岗,笑脸相迎;安民而设新工,真心相送。俄而时闻乡村之会,常顾民俗之游。其情灼灼,其景悠悠。冠雅士之名,誉扬九域;寻繁花之迹,声振八州。
此则福满楼,祥盈舍。岁酒情浓,年宵意雅。秉昌辰之传说,扬昭代之佳话。英英贤士,领中兴之伟途;济济良才,筑发达之大厦。恒愿千秋盛世,国泰民安,天佑华夏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26

帖子

33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22: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色石桥月 于 2018-6-29 15:18 编辑

毕业作业

《军事强国赋》
以“知兵而非好战”为韵

古云:国之弱者,其兵亦衰。军之强者,其国必威。
观夫战国七雄,诸侯后觉,秦孝先知。图商鞅变革之力,筑赵政强兵之基。国力渐盛,军力难摧。兼并争锋,挫群雄于休已;纵横捭阖,灭六国于倏而。时至汉武,吞并南北,征破东西。怀韬钤以晓是,藏伟谋而明非。袭龙城,铁骑之师号勇;通西域,丝绸之路称奇。矧夫太宗李氏,乃成贞观之治。崇文经纶,定社稷以纳谏;神武攻略,平祸乱而解危。融族皆为王域,封疆皆悬帝旗。此谓之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军士虎罴。施德乎浩荡,泽恩乎渺弥。
然者偏安则生内忧,苟且则引外盗。岂似支柱朽而房崩,内政靡而患扰。狡虏鸱张,黎民哀号。而况庙堂谋臣无,边鄙勇将少。不识干戈而将乃愚,不识战阵而兵能好?遂割地赔款,难填狼虎之欲贪;卖国求和,愈亵炎黄之骨傲。悲乎!因循姑息,家亡国悼矣。
讵使百年苦难,东方睡狮,焉有不醒乎?纵观今日,南海风云,何其诡谲;东堂杞梓,何其深宏。试看军备:运输隐身之机,保领空乃平静;航母驱逐之舰,卫领海乃安宁。守疆土而除危,火炮坦克;戍家国而免患,洲际远程。观我国威:遭异乡之夷,撤侨见其神速;遇海盗之袭,护航闻其盛名。壮哉!赞我强实之军备,敬威武之雄兵。
汉武帝曰:以战止战。国虽大,好战必亡矣。今我经济日兴,军事渐强,然旨不在
全球霸凌,而止于勿覆辙重返。强军富国,扬我华夏之雄姿;国泰民安,达我神州之夙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4:51 , Processed in 0.0619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