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101|回复: 0

中华赋研子虚组01东郭书生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3

主题

273

帖子

59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8-6-16 09: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郭书生 于 2018-6-17 09:35 编辑

第一讲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概括:
夷齐废立而亡周,拒周而采薇,饿死首阳山。
苏武牧羊,守节不辱


1)禅君位,亡命西伯,甘遁世恭仁而依父;禁周粟,采薇西山,宁殍馑守义以向商。
2)绝食抵降,啮雪毛充饥以彰汉德;持节抚旄,牧羊羝北海而拒羌辱。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亡位采薇,立忠义之楷模以警策后世。
持旄牧羊,彰信节之行德而威仪番邦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以其夷让齐恭,尊孝义而亡位,耻周粟而采薇,楷警后世忠义四海,。至若武持旄牧羊,拒敌辱而啮雪,德彰汉匈威誉万方。

第二讲

本讲作业:
作小赋一篇,题目为《中秋赋》

作业要求:
1字数在120---200字以内(包括标点),一韵到底,韵字以【平水韵】之“尤” 韵、“东”韵2选一
2开篇起句以【紧句+长句+隔句】或【长句+紧句+隔句】或【2个长句(紧句)+隔句】为定式,严禁壮句或隔句开篇起势。
3句与句之间,句意转承处,合理使用提引发语词
4一骈之内,上下句相同节奏点须平仄相对。

中秋赋
东郭书生


金乌堕西,玉桂投东。碧水青黯而波浮菡萏,苍空阴郁而雨湿梧桐。婵娟娇羞,隐玉容于蓝桥之外;陶令恣意,铺金菊于汉庭之中。举头无限惆怅,解忧唯有美酒;把盏千分寂寥,舒郁只凭西风。乃挥洒笔墨,付诸鱼鸿,【标点有误】诉遥遥无期【可省略】之苦旅,叹孜孜以求【可省略】之归梦。奈关河阻断,歧路迷濛,【标点有误】陵壑千转,水云万重。故借今日之皎月,寄旅羁之离衷。酹椒浆以遥祝兮,叹流年之空匆。羡云端之归雁,望天际之飘蓬。功名总将我羁绊,此身恨不能相从。

第三讲
中华赋研一第三讲作业:
人生在世,需要感恩的实在太多了: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苍天恩赐我们阳光、空气和水,感恩大地赋予我们食物、空间,感恩亲情让我们感到温暖与爱,感恩曾经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一切朋友,同事、恩师、长辈......当你的情感述诸文字时,就是对他(它)们最好的感恩。联系人生中遇到的点滴让你感动的经历,写一篇题为《衔恩赋》的小赋。
作业要求:
1字数在120---200字以内(包括标点),一韵到底,韵字以【平水韵】之“元” 韵、或【词林正韵】之十四部仄声韵,2选一
2开篇起句以散句或【紧句+长句+隔句】或【长句+紧句+隔句】或【2个长句(紧句)+隔句】为定式,严禁壮句或隔句开篇起势。严禁壮句结尾。
3句与句之间,句意转承处,合理使用提引发语词
4一骈之内,上下句相同节奏点须平仄相对。
5骈句中准确熟练使用虚字。
6全篇必须至少有一组叠词,两处用典,用典需附注释于文后。

衔恩赋
东郭书生


乾坤交合,灵性相感。君子相交以赤城,英雄相照以肝胆。值斯生也,立身当以絜诚;处此世也,安命唯于果敢。古时圣贤,乃当世楷模;昔日英杰,宜我辈德范。青天昭昭,朗日艳艳。管鲍金分,知贤而善交;左羊粮并,舍命以避憾。嫖姚不家为而驰击千里;季礼自使归而挂树一剑。嗟夫,今之肤浅市徒,以桃园为义;庸俗浪子,视水浒作鉴。枉顾千古德圣,徒将品行圭玷。

升级考试贴

本帖最后由 心雨飞扬 于 2018-1-16 12:47 编辑


中华赋一研修班二年级升级考试
一:补充完整以下骈句,使得语意关联,骈偶工整,用典对称。【20分】 评分:74
1其虐童之背道也,激民愤而哗然,其丧德之逆行也,引众心而群讨。[size=18.6667px]【此乃长句,非隔句】——4
2榆塞迢迢,棘心何堪尽孝;风霜历历,滴水自会涌泉。【语意脱节】——2
3豪迈军威,虎士彰中华之雄健; 巍然士气,狼师昭千载之遒刚。 √

4惠政及乎率土,仁心泽被殊方。 √

5水含上善,处下无争; 山立纯阳,耸高不鄙 √

二:用“截蒲”、“缉柳”两个语典,做一个骈句(句式不限)【10分】 √

拾薪截蒲,历艰辛位列三公。
悬梁缉柳,经勤奋终成儒贵。
三:请列出与“挈瓶”意思相同或相近的5个雅词。【10分】 √

管窥,才疏,屡空,智浅,小器
四:嘉是翁哉矍铄,犹且鞭扬;话故将矣耄衰,尚能饭否?
翻译成白话,指出本句所用之典并列出原典及出处。【10分】 √

夸这个老翁呢,精神矍铄,还能做到跨马扬鞭。
说过去的大将军啊,头发都衰老了,还能吃几碗干饭呢?
上片:《后汉书.马援传》东汉马援年老,遇战时要求领兵,言说自己尚可扬鞭。光武帝赞:矍铄者,是翁也。
下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老时遇战时,赵王欲启用之,派人去看望他的身体状况,使者回来说:廉颇尚能吃饭,但一顿饭上三次厕所。
五: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理解意思,然后用骈文的形式改写。(100字左右):【30分】
时光是关不住的水龙头,每一滴往事里都流淌着鲜活的曾经。当韶华洗尽,静坐禅语,感怀的是对于生命的隐忍和感恩。
    沐浴在冬日暖阳里,回味激情的夏日,此刻却只能如笼鸟般……细数流年的皱纹……
又何必“假如”?每一秒、每一天、每一年都是崭新更是对人生的诀别。只愿牵挂的暮年慢点老去,我还能认识回家的路;萦怀的新阳快快成长,归去的里程少点遗憾。依偎着文字取暖,愿岁月静好,心路灯明。


“岁月蹉跎,唯回忆尤鲜活;时光荏苒,经韶华常感悟。静坐禅思,往事历历,快乐随痛苦参半;感恩生命,水云匆匆,隐忍与感怀同行。
东去春来,夏华秋露。人生年轮刻上眼角,尘世沧海洗灰鬓边。老骥行千里,尚识归乡之途;旅士踏归成,唯愿旧景如昔。思乡情浓,慰藉文字;心情静好,仰望星灯。”【骈句句脚马援乱了】-——10


六:《雪赋》字数:200字左右,押韵不限,骈律皆可。【20分】——10
孟冬之末,洛水之滨;天低云暗,地远霾阴;山隐霜树,草接寒林,乃有智叟曰“此将雪之兆也”。
竖夜也,西风渐紧,瑞雪纷纷;及晨也,庭院悄然,树荆浑浑。仰观宇宙之浩渺,环视世寰之混沌;乃置酒西厅,邀友几人;推杯换盏,拳令颂吟;歌雪魂之高洁,赏雪野之无垠。叹时光之流逝,感友谊之长存。
酒兴意阑,踏雪寻梅;琼枝玉蕊,洁质冰馨;乃觉如此情景,濯清浑噩之猥琐,荡涤污浊之灵魂。

雪亦美哉,然不娇不媚,天下共赏,乃有友作诗曰:
神都一夜落梨花,银装素裹无际涯,自是苍天公允在,春风不独进皇家。
又作诗曰:
玲珑冰骨玉清身,不为浮名落世尘,身染江山千里素,魂销润土孕新春。


【1标点凌乱   2骈偶欠工   3诗语作结,当今已不提倡,】

第四讲
山西赋(1)
东郭书生

[size=18.6667px]
     黄河以北,太行之西,名曰三晋,史称山西。黄河流域之明珠,华夏文明之源起。至其北临大漠,筑长城以御北羌;西接陕甘,据黄河以为天堑。东依太行天然屏障,南有黄河以阻外侵。更有沃野万顷,兼之千年福祉,遂使物富年丰,人杰地灵。尧舜之礼始传于此,酒肴之俗滥觞于斯。至于关羽李牧之豪情悲壮,历传万古;赵氏成婴之舍己救人,脍炙人口。

第五讲

[size=18.6667px]
山西赋(1-2)
东郭书生

黄河以北,太行之西,名曰三晋,史称山西。黄河流域之明珠,华夏文明之源起。至其北临大漠,筑长城以御北羌;西接陕甘,据黄河以为天堑。东依太行天然屏障,南有黄河以阻外侵。更有沃野万顷,兼之千年福祉,遂使物富年丰,人杰地灵。


至于三晋文明之开创,黄河文化之发祥,彰显辉煌;华夏朝制之建立;春秋晋国之雄威,震慑乾坤。 虞唐盟晋,隋唐统制,康乾盛世,慈禧临宠,亦是福祚乾行,天恩坤作。尧舜之礼始传于此,酒肴之俗滥觞于斯。至于女娲后羿,精卫仓颉,传之于经书,人人乐而闻之。大禹管仲之雄韬武略,愚公宝钏之坚韧不折,见之于史书,世世喜而传之。关羽李牧之豪情悲壮,历传万古;赵氏成婴之舍己救人,脍炙人口。

第六讲

黄河以北,太行之西,名曰三晋,史称山西。黄河流域之明珠,华夏文明之源起。至其北临大漠,筑长城以御北羌;西接陕甘,据黄河以为天堑。东依太行天然屏障,南有黄河以阻外侵。更有沃野万顷,兼之千年福祉,遂使物富年丰,人杰地灵。

至于三晋文明之开创,黄河文化之发祥,彰显辉煌;华夏朝制之建立;春秋晋国之雄威,震慑乾坤。 虞唐盟晋,隋唐统制,康乾盛世,慈禧临宠,亦是福祚乾行,天恩坤作。尧舜之礼始传于此,酒肴之俗滥觞于斯。至于女娲后羿,精卫仓颉,传之于经书,人人乐而闻之。大禹管仲之雄韬武略,愚公宝钏之坚韧不折,见之于史书,世世喜而传之。关羽李牧之豪情悲壮,历传万古;赵氏成婴之舍己救人,脍炙人口。

且夫朝代替更,战火频仍;城旗变换, 民不聊生。国力衰而羸弱,无力域外;民心散而惶恐,未能生息。加之官场腐败,百姓维艰。日人自东以侵,乘虚而入,犯我河山。国共联合抗日,协力同心,共御外辱。三晋儿女得黄河之武威,群情汹涌;山西英烈秉太行之精神,同仇敌忾。

待到共和建国,雄鸡昂首,三晋大地,一焕人间。九曲之晋山环水绕,纳福地而丰盈,山西瑞地雨顺风调,傍吕梁之祥云。丘陵造林以固尘沙;黄河泽田以赐麦黍。金山吐龙光而现铁矿;煤海扬鸾波而耸铜山。工业繁荣,农村泽惠。幸哉! 山西之民,三晋之荣。


第七八讲作业
虐童事件

东郭书生
        虐童事件,触目惊心。自古师道之尊者,以其先幼而后己,育人而无私,故喻师为吐丝至死之蚕,燃己照人之烛。至若桃李不言成蹊,香漫天下;春泥无语自护花,爱心天鉴。师严亲慈,治学则严以律生,相处则慈以舔犊。古往今来,严师则出高徒,慈亲则多败儿。然则严格并非虐童之藉。
今有幼师之狂,虐童而无端,掌掴耳牵,尚属一般;淋首灌肠,亦是寻常;棍肱针骨,囊口箝语,便是以灭人性,丧天伦。

寒假作业贴

  唐初,鄂公在二十四功臣之列,独推其雄。力敌猛虎,气扬飞虹。挥鞭而马疾如电,运槊而身轻若风。棱棱真丈夫之勇,頟頟信武夫之容。于时擒李密,戮王充。靖隋之乱,致唐之功。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纵。壮其叱咤而万夫莫敌,摧坚陷阵而一队前空。虽孟贲之勇,鄋瞒之崇。固不足抗其锐,当其锋。所以秦叔宝之徒,屈突通之辈,随我转战,指麾相从。既而荡平天下,砥定寰中。戎器既包于虎革,勲臣尽纪于鸿钟。高祖位尊,正凝旒于北阙;太宗功大,方主鬯于东宫。  
  一旦上御便殿,公因召见。语艰难之创业,念辛勤于百战。张胆信其如升,瞋目赩以流电。有若伏波马上,据鞍而犹示筋骸;李广病中,闻鼓而思驱组练。帝问:以军阵之间,何为最难?奏曰:唯避槊不易,然夺槊尢难。请殿下试臣斯艺,幸殿下临轩以观。  
  于是宗室有齐王元吉,力可以索铁而伸钩,勇可以挟辀而磔石。由是命之以角逐,合之为勍敌。二人乃策马交驰,锋铓若飞。千人看,万人窥。广场喧阗而将裂,高殿崔嵬而欲敧。一驰一骤,乍合乍离。红尘涨天地,杀气飘旌旗。若两虎斗而未知生死,二龙战而不辨雄雌。天颜为之动容,神武为之增威。莫不鬼出神藏,风驰雨走。金吾之列卫旁震,武库之五兵潜吼。或左兮或右,或前而或后。或翻身相避,或挺身以诱。王谓我艺必胜,公谓彼槊可取。俄而齐王之槊,巳在鄂公之手。骇众目,噪羣口。喧喧阗阗,足以见一胜而一负,王犹以为偶然也!  
  于是再跃锋铓,重飞骕骦。欲致于必死之地,将求乎一日之长。虽馀勇而可贾,岂突来而难防。适资我胜,终莫予伤。乃至于再至于三皆为所夺,有以见鄂公胜于齐王也!壮哉!厥艺如神,其名益振。信乌获扛鼎之匹,项羽拔山之伦。宜其凌三军而势若摧枯,夺一槊而易如拾芥。闻之者谁不尽伏,见之者无不大骇。当其左击右刺,星驰电迈。一场纵横,使人神王而心快。  
  上意欣愉,羣臣欢呼。怜公絶艺,多公壮图。书所谓番番良士,诗所谓赳赳武夫。霹雳可叱之而斗,泰山可挟之而趋。况陈安擅价于蛇矛,敢为匹敌;羊偘得名于折树,未知驰驱。是知天生圣哲赞以英杰,料敌在于筹谋,破敌由乎勇烈。然后祸乱可弭,奸雄可灭。故汉高得樊哙,乃济鸿门之危;太宗得鄂公,乃立皇唐之基。虽文皇之圣也,房杜之谋也,而军功武力,我寔多之。



【春节赋】

  一元复始,万众欢腾。灯彩已张挂,佳酿既其封。长原雪冰未尽,大地草木初萌。阳水泛绿,阴冰欲融。闺妇登楼以思亲,游子归乡则登程。观鸥赏冰,寻梅招朋。则九州祚满,四海皆瞳。贴对联于门牖,尽书法之美;燃爆竹于街衢,喧闹之欢。窗花斗奇,福从天降;鼎食怡人,惠及后人。

拜年欢笑,长者得儿孙之礼拜,儿孙得长者之红包;嘘寒温暖,老友叙长久之未见,情人诉相思之幽情。





毕业考试贴




【军事强国赋】以“知兵而非好战”为韵
东郭书生


兵者,国之重器,民之安危所依也。为其国力孱弱者,无钱粮以养兵,则强敌环视,国危而及子民;国力强盛者,有金银以铸戈,既傲视群雄,疆开而惠全境。古往今来,盖无遗漏。

然则,国者如人生,幼弱及强,盛极而衰;兵者若,谨者克敌,骄者败之。


故望我康乾盛世,即以文治与武功称世;大清王朝,盖其国盛而骄气日横。终至鸦片战争之败迹,更兼甲午海战之羞蒙。


然则红军 星火燎原,起于微末;万里转战,长于游击;联合抗日,成于乱世;两党抗争,壮于绝争。更是在其后,援朝以灭联军,助越以驱美帝。扬我国威,按我民众。


而今,国尚未强,兵既难雄,量力而为,必能脱弱积强,重回列强之尊。则我等之盼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4:49 , Processed in 0.0565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