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4015|回复: 51

小渔村典故班荷叶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11-16 09: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语典故班第一课作业:
38-荷叶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征?
答:成是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成语的基本特征是其结构和语序的固定性。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答:成语和谚语歇后语的区别是它简短精辟,富有深刻思想内含,易记易用。如真金不怕火炼。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四)个字,也有(三)字的以及(四)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和(贬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4.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6个。
敲门砖 闭门羹 莫须有 想当然
瓮中鳖 探玄珠
空中楼阁 鼎鼎大名
青出于蓝 画虎类犬
有声有色 欢天喜地
桃李满天下
欲速则不达
富贵不能淫
民以食为天
赶鸭子上架
防患于未然
五十步笑百步
真金不怕火炼
水至清则无鱼
风马牛不相及
百思不得其解
太岁头上动土
心有余而力不足
醉翁之意不在酒
天若有情天亦老
君子之交淡如水
心有灵犀一点通
初生牛犊不怕虎
5.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铄)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9: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荷叶清露 于 2021-2-27 14:40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二课作业:
一、填空题
1、名词可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还可根据其可数性可分为(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两大类。
2、专有名词是表示(人)、(地方)、(事物)等特有的名词。科学术语是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科学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
3、(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积累)总结。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类:(天气)、(农耕)、(养生)、(社会生活)。

二、辨别题
下面四字词语中,请你辨别那些是成语,加注释并注明出处。
北斗导航、泰山北斗、嫦娥奔月、嫦娥四号、魔兽争霸、恃强争霸、
指鹿为马、破釜沉舟、攻城机器、攻城掠地、乌江自刎、神秘圣地
约法三章、雷霆一击、楚河汉界、衣锦还乡、江东父老、互助互爱
(1)泰山北斗
释义: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出处:《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2)嫦娥奔月
释义: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出处: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3)恃强争霸
释义:凭借自己的强大争夺霸权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一回:“只为他生在恃强争霸、政出权门的春秋时代,和他所抱的王道主意,有些扞格不通,以致栖栖皇皇了一世。”
(4)指鹿为马
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5)破釜沉舟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6)攻城掠地
释义: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7)约法三章
释义: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8)楚河汉界
释义: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9)衣锦还乡
释义: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出处:《旧唐书·姜暮传》:“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
(10)江东父老
释义: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和何面目见之?”

三、说出下面歇后语的目的语
1.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2.宝剑出鞘——锋芒毕露
3.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6. 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7.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8.磅秤上放粒芝麻——无足轻重
点评
蓝天深州
回答仔细认真,完整 ,成语辨别准确,解释仔细,出处清楚,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9: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三课作业
38*荷叶
一、回答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
答: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答:世代流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3.汉语成语的文化特色表现在那两个方面?
答:一
成语的形式,多采用四字格,追求平仄音律搭配,成分之间讲求对称,反映了民族语言的发展史。

内容上的文化特色,成语分褒义贬义,但随意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这说明成语与传统文化有关。
二、分别写出下面选项的成语各2条,带注释及出处。
1.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成语:
闻鸡起舞: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表示及时奋发。出自晋书 祖逖传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战国策 秦策一
2.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成语:
一诺千金:形容很讲信用。
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
言出必行:说了就必须做到。
论语 子路
3.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成语: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朱子全书
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后汉书 冯异传
4.表现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成语:
革故鼎新:革除旧弊,建立新制。
梁国公姚祟神道碑
三、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这在成语中有集中的体现。比如“愚公移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披星戴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赴汤蹈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敢;“高瞻远瞩”“过目成诵”“心灵手巧”“远见卓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请把上面列出的成语加注解及注明出处,不能少于六条。
愚公移山: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列子 汤问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
曲水诗序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庄子 至乐
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冤家债主
赴汤蹈火: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荀子 议兵
视死如归: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死。
吕氏春秋 勿躬
大义凛然:不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不可侵犯的态度。
唐颜文忠公新庙记
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目光远大。
论衡 别通篇
过目成诵:形容记忆力强。
晋书 苻融载记
心灵手巧: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
桃花扇 栖真
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9: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38*荷叶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服饰
高冠博带
布衣黔首
彩衣娱亲
白衣秀士
鹑衣百结
饮食
山珍海味
八珍玉食
美酒佳肴
五味俱全
耐人寻味

三茶六饭
茶余饭后
粗茶淡饭
不茶不饭
茶饭无心

酒足饭饱
酒肉朋友
灯红酒绿
花天酒地
借酒浇愁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
乐曲终结处奏出典雅纯正的乐音,比喻结局很好。
汉书 司马相如传赞
结局美满
虎头蛇尾

一唱三叹
一人领唱,三人和唱。后指诗婉转深刻。
荀子•礼论
绕梁三日
驴鸣狗吠

余音绕梁
列子•汤问
一唱三叹
不堪入耳

游鱼出听
荀子•劝学
六马仰秣
驴鸣狗吠

八音迭奏
八种乐器轮番演奏,场面盛大。
晋书•乐志下
雅乐并作
一铃独奏

钟仪楚奏
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左传
庄舄越吟
乐不思蜀

匕鬯不惊
比喻军纪严明,所到之处,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周易•震
秋毫无犯
鸡犬不宁

青梅煮酒
边吃青梅边喝热酒的饮宴活动。
三国演义
曲水流觞
粗茶淡饭

醴酒不设
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汉书 楚元王传
白眼相看
彬彬有礼

玉卮无当
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玉盘无角
秀外慧中

瓮里醯鸡
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列子•天瑞
井底之蛙
见多识广

浅斟低唱
封建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
柳永•鹤冲天
浅斟低讴
放声高歌

头没杯案
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放浪形骸
衣冠楚楚

戴玄履黄
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易•坤
戴天履地
跳出三界外

衣冠礼乐
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策秀才文
冠冕堂皇
黄钟毁弃

披褐怀玉
身怀才德,深藏不露。
孔子家语•三恕
才不外露
金玉其外

羽扇纶巾
形容态度从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
纶巾羽扇

斑衣戏彩
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北堂书抄
彩衣娱亲
忤逆不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9: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38*荷叶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礼)贤(下)士  12.(不)矜(不)伐
13.(以)(诚)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己)待(人)16.温(文)尔(雅)
17.以(身)相(许)18.虚(怀)若(谷)19.虚(位)以(待)20.虚(左)以(待)
21.戒(骄)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礼)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30、(父)慈(子)孝 31.开(宗)明(义)032.(明)正(典)刑
33.(文)(武)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 36.(震)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1虚己以听
不惑之年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出处:韩诗外传
近义词:唾面自干
反义词:反唇相讥 唯我独尊
2执经扣问
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指虚心向人学习。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近义词:继晷焚膏
3谦谦君子
[解释]《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指谦卑自守的雅士。也用以讽刺事事谦让、毫无原则的人。
[出处]《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例句]俺这等~,须不比泛泛庸徒。
[近义]
谦逊君子
彬彬君子
敬慎君子
雍容自若
[反义]
称王称霸
害群之马
专横跋扈
4虚席以待
留出位置等待;比喻空着尊位恭候别人或以优厚的待遇招揽人才
出处
《东周列国志》
【详解】:“虚”,动词,使……空着;“席”同“位”,座位;“以”,来。
【示例】:“在爱情上,很少有人会为你虚席以待。”
【典出】:“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同义词:虚位以待 虚左以待
反义词:安分守己 奉公守法
5礼让三先
凡是机动车驾驶员都应该懂得要“安全行车,礼让三先”。
礼让三先:先让、先慢、先停。
6仁者爱人
仁爱的人爱别人。
出自:论语
父慈子孝
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则对父母孝顺。出自《礼记·礼运》。
7自知之明
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后用以指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人贵有~。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近义]
自惭形秽
知己知彼
[反义]

妄自尊大
非分之想
不自量力
自以为是
班门弄斧
8与人为善
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后指善意地帮助别人:批评同志要采取~的态度。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近义]
行善积德
好善乐施
解衣衣人
大慈大悲
[反义]
杀人不见血
嫁祸于人
居心叵测
欺人太甚
不怀好意
鱼肉乡里
六亲不认
心怀叵测
9忠信乐易
忠厚老实;欢乐,平易。
[出处]《教条示龙场诸生》
10礼贤下士
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
[出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例句]他虽身居高位,但谦恭屈己,能~。
[近义]
爱才若渴
爱才好士
彬彬有礼
吐哺握发
以礼待人
三顾茅庐
[反义]
盛气凌人
傲世轻才
居高临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9: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六课作业
一、必做题
1、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触(类)旁(通)、进(德)修(业)、闭(关)锁(国)、错(综)复(杂)、
革(邪)反正、革(心)洗(面)、诲(淫)诲(盗)、诲(盗)诲(淫)、
(大)往(小)来、数(往)知(来)、书(不)尽言、显微(烛)幽、
仰(观)俯(察)、(花)朝(月)夕、云(淡)风(轻)、应(天)顺(人)、
宗庙(社)稷、总(而)言之、庸(言)庸(行)、金(兰)契友、
辉光日(新)、承(天)之祐、与(时)消息、飞(龙)在天、
退藏(于)密、知(彰)知(微)、声(求)气应、泰来(否)往、 
(何)思何虑、经(纶)天下、眈(眈)逐(逐)、动静有(常)、
钩深(致)远、鸿(渐)之仪、(及)宾有鱼、密云(不)雨、
修(辞)立诚、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神(而)明之、 
(朝)乾夕惕、玄(黄)翻覆、龙战(于)野、振民(育)德。

2.《周易》中的成语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还有“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以及“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请把形容这五种精神的成语各写2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1自强不息进取精神
朝乾夕惕
[读音][zhāo qián xī tì]
[解释]《周易·乾》:“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意思是说人们要是白天始终很勤奋,到晚上又能严格要求自己,很警惕,那就不会有什么过失。后多以“朝乾”和“夕惕”连用,形容一天到晚都很勤奋很谨慎。乾(qián):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
[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近义]
坐以待旦
朝兢夕惕
革故鼎新_百度汉语
[读音][gé gù dǐng xīn]
[解释]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革:除去。鼎新:更新。
[出处]唐·张锐《唐中书令梁国公姚崇神道碑铭》:“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
[例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提出了平分土地,男女平等的主张。
[近义]
除旧布新
推陈出新
不破不立
改弦易辙
吐故纳新
蜕故孳新
改弦更张
标新立异
除旧更新
[反义]
陈陈相因
因循苟且
抱残守缺
2厚德载物宽容精神
殊途同归
[读音][shū tú tóng guī]
[解释]《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 原意是通过不同的路径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用的方法虽不同,但目标与结果都一样。殊:不同。途:道路,路径。归:趋向。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殊途同归;其致一也。”
[例句]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尽管各有各的情况,但~,都聚集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宝塔山下。
[近义]
同归殊涂
同归殊途
不约而同
本同末离
异途同归
万变不离其宗
殊涂同致
不谋而合
殊方同致
异曲同工
[反义]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雅量高致_百度汉语
[读音][yǎ liàng gāo zhì]
[解释]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幹(蒋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近义]
气度宽宏
宽宏大量
情致高雅
3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释义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拼音][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金兰之交
[读音][jīn lán zhī jiāo]
[解释]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出处]《汉书·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近义]
生死之交
金兰之友
金兰契
患难之交
[反义]
一面之交
对头冤家
4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
闲邪存诚_百度百科
闲邪存诚,汉语成语,拼音是xián xié cún chéng,意思是约束邪念,保持诚实。出自《周易·乾》。
修辞立诚_百度汉语
[读音][xiū cí lì chéng]
[解释]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出处]《易· 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5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
谦谦君子
[读音][qiān qiān jūn zǐ]
[解释]《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指谦卑自守的雅士。也用以讽刺事事谦让、毫无原则的人。
[出处]《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例句]俺这等~,须不比泛泛庸徒。
[近义]
谦逊君子
彬彬君子
敬慎君子
雍容自若
[反义]
称王称霸
害群之马
专横跋扈
谦尊而光
谦尊而光,汉语成语,拼音是qiān zūn ér guāng,意思是尊者谦虚而显示其美德。出自《易·谦》。
二、选做题
1.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请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
青史昭昭岂敢忘,未成鸦片继刀枪。
丛林谁讲天朝礼,欲有尊严惟自强。
2.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请以“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
强秦在外露凶光,文武岂堪论短长。
退让元知观大局,邯郸一巷美名扬。
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39804&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9: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
1439*荷叶
一、填空题
1.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2.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理(人生哲理)、(君臣之礼)、(长幼之礼)。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的能力。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问答题
1.《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成语说明。
答:诗经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如搔首踟蹰是赋。手如柔荑是比,关关雎鸠是兴。
2.《诗经》包含哪些内容。
答:风雅颂305篇。
1.三、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 经·颂》四大部分。请各找出两条成语,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耿耿于怀[gěng gěng yú huái]
意思是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出自《诗经·邶风·柏舟》。[1]
中文名
耿耿于怀
出处
《诗经·邶风·柏舟》
【近义词】牵肠挂肚、念念不忘、铭心镂骨
【反义词】无介于怀
匪石之心
【解释】:比喻坚贞不渝。
【出自】:《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示例】:遂将~,冀伸藻镜之用。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
大雅
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
1439*荷叶
一、填空题
1.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2.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理(人生哲理)、(君臣之礼)、(长幼之礼)。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的能力。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问答题
1.《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成语说明。
答:诗经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如搔首踟蹰是赋。手如柔荑是比,关关雎鸠是兴。
2.《诗经》包含哪些内容。
答:风雅颂305篇。
1.三、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 经·颂》四大部分。请各找出两条成语,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耿耿于怀[gěng gěng yú huái]
意思是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出自《诗经·邶风·柏舟》。[1]
中文名
耿耿于怀
出处
《诗经·邶风·柏舟》
【近义词】牵肠挂肚、念念不忘、铭心镂骨
【反义词】无介于怀
匪石之心
【解释】:比喻坚贞不渝。
【出自】:《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示例】:遂将~,冀伸藻镜之用。
长舌之妇
【解释】: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出自】:《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唯厉之阶。”
耳提面命
[解释]也说面命耳提。《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后 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出处]《诗经·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匪乎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例句]学习总得靠个人努力,如果自己不长进,既便别人在旁边~,恐怕也无济于事。
[近义]
诲人不倦
谆谆教诲
苦口婆心
谆谆告诫
[反义]
旁敲侧击
小雅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
毕恭毕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gōng bì jìng,意思是指十分地认真和尊敬形容态度很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有礼。出自《诗经·小雅·小弁》。[1]
中文名
毕恭毕敬
拼音
bì gōng bì jìng
注音
ㄅㄧˋ ㄍㄨㄙ ㄅㄧˋ ㄐㄧㄥˋ
出处
《诗经·小雅·小弁》
释义
十分地认真和尊敬形容态度很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有礼
快速
导航
成语用法成语出处
成语辨析
【近义词语】恭恭敬敬、有礼有节、[2]彬彬有礼、肃然起敬[3]、彬彬有礼、以礼相待
【反义词语】盛气凌人、骄横跋扈、[2]出言不逊[3]出言无状、倨傲无礼、没上没下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十分恭敬有礼貌;有时含讽刺意味,形容伪善的态度和谄媚的丑态。[3]
示例
[韩老六]对于穷人的~的招呼从不理睬,而对于有钱的人,有说有笑。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1]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厚颜无耻,汉语成语,拼音是hòu yán wú chǐ,意思是人脸皮厚,不知羞耻。出自《诗经·小雅·巧言》。[1]
中文名
厚颜无耻
外文名
Brazen
拼音
hòu yán wú chǐ
出处
《诗经·小雅·巧言》

【解释】: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出自】:《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示例】:至于梦中的“苦乐”,则照我素人的见解,毕竟是梦中的“苦乐”,不必~的。
◎朱自清《说梦》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惩前毖后
[读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解释]吸取以前的教训,谨防以后重犯。《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毖:谨慎。
[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例句]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我们都要坚持“~,治病救人\”的方针。
[近义]
杀一儆百
小惩大诫
严惩不贷
[反义]
重蹈覆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9: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1439*荷叶
成语典故班第八课作业
1.什么是尚书?它包括那些内容?
答:《尚书》最早书名为《书》,又称《书》《书经》,是一本由先秦诸子所著的哲学论著,约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内容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上古历史文献集。《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尚书》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2009年清华简中发现了部分早期版本的《尚书》。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或两汉时期。 
    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
    东晋元帝时,梅赜献伪《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多分出4篇,而当时今文本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伪古文与今文合共58篇。
    唐太宗时,孔颖达奉诏撰《尚书正义》,就是用古今文真伪混合的本子。南宋吴棫以后,对其中真伪颇有疑议。
    明代梅鷟作《尚书考异》,清代阎若璩著《尚书古文疏证》等,才将《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尚书传》乃属伪造的性质断实。
清华简西伯勘黎《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
“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
“谟”是记君臣谋略的;
“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
“诰”是勉励的文告;
“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
“命”是君主的命令。
还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据李学勤介绍,清华简中的《尚书》分三类,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滕》《康诰》《顾命》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在传世本里没有,或虽见于传世本,但后者是伪古文,如《傅说之命》,即先秦不少文献引用过的《说命》,和当今流传的《说命》伪古文不是一回事。清华简《厚父》和《封许之命》都是《尚书》的佚篇。“命”是《尚书》的一种文体,而《封许之命》是周王朝分封许国的文件
2.回答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
答:古文《尚书》究竟有什么价值,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展开阐述。    
1.古文《尚书》补充许多历史事实。  
2.古文《尚书》保存大量格言和成语。
3.古文《尚书》可考知旧籍引语的背景和用意。    
4.古文《尚书》可订正旧籍引文之讹。  
5.古文《尚书》可纠正旧注之误。    
3.从《尚书》中找出10条你喜欢的成语,释义、注明出处,包括同义、反义及例句。

允恭克让
允:诚信;克:能够;让:谦让。诚实、恭敬又能够谦让。

[出处]《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如丧考妣
[读音][rú sàng kǎo bǐ]
[解释]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着急和伤心(现多含贬义)。《尚书·舜典》:“百姓如丧考妣。” 考妣(bǐ):死去的父母,古时也称在世的父母。
[出处]《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例句]1. 在中国人民欢庆胜利之时,国内外一小撮反动分子却~。
[近义]
悲痛欲绝
如失父母
痛不欲生
[反义]
弹冠相庆
喜形于色
克勤克俭
[读音][kè qín kè jiǎn]
[解释]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撒豆》:“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例句]1. 小两口~,日子过得蛮富裕。
[近义]
艰苦朴素
克俭克勤
节衣缩食
爱财如命
勤勤俭俭
省吃俭用
精打细算
勤俭节约
[反义]
好逸恶劳
不稼不穑
灯红酒绿
巧言令色
[读音][qiǎo yán lìng sè]
[解释]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
[出处]《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近义]
花言巧语
甜言蜜语
静言令色
巧舌如簧
[反义]
声色俱厉
推心置腹
玉石俱焚
[读音][yù shí jù fén]
[解释]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了,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掉。
[出处]《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例句]一场大火,~,丛生的荆棘,盛开的鲜花皆成灰烬。
[近义]
不分玉石
休戚与共
一视同仁
兰艾同焚
玉石皆碎
患难与共
玉石俱摧
玉石不分
生死与共
风雨同舟
同归于尽
两败俱伤
[反义]
两全其美
黑白分明
是非分明
坐以待旦
[读音][zuò yǐ dài dàn]
[解释]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出处]《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不显;坐以待旦。”
[例句]停了片时,宝玉便昏沉睡去,贾母等才得略略放心,只好~。
[近义]
夜以继日
焚膏继晷
朝乾夕惕
同心同德
[读音][tóng xīn tóng dé]
[解释]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与“离心离德”相对。
[出处]《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例句]1. 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近义]
步调一致
协力同心
一心同体
心心相印
贯彻始终
同舟共济
同心合力
和衷共济
守望相助
齐心协力
风雨同舟
同德一心
通力合作
一心一德
万众一心
同心协力
披肝沥胆
分甘共苦
团结一心
戮力同心
同心并力
同德同心
同甘共苦
两相情愿
同心一德
同心戮力
[反义]
明争暗斗
三心二意
各行其事
偃武修文 - 百度汉语
[读音][yǎn wǔ xiū wén]
[解释]停止战备,振兴文教。《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偃:停止。修:恢复,致力于。
[出处]《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例句]政府应该尽快制止目前的混乱局面,引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近义]
卖剑买牛
偃武兴文
天下太平
国泰民安
放牛归马
偃兵脩文
偃武崇文
偃武行文
[反义]
兵荒马乱
烽火连天
穷兵黩武

有条不紊
[读音][yǒu tiáo bù wěn]
[解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紊(wěn):乱。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例句]小华做事情从来都是不慌不忙,~。
[近义]
有条有理
一丝不紊
头头是道
井然有序
鱼贯而入
井井有条
慢条斯理
错落有致
井井有理
有板有眼
丝丝入扣
齐齐整整
鱼贯而来
尽然有序
秩序井然
层次分明
有层有次
擘肌分理
轻重缓急
层序分明
[反义]
东扯西拉
零七碎八
颠三倒四
乱七八糟
理路不清
狼奔豕突
东拉西扯
七手八脚
杂然无章
语无伦次
东倒西歪
理伙不清
凌乱无章
横七竖八
纵横交错
胡言乱语
手忙脚乱
杂乱无章
杂七杂八
千头万绪
有备无患
[读音][yǒu bèi wú huàn]
[解释]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出处]《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近义]
居安思危
积谷防饥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早为之所
以防万一
防患未然
有恃无恐
器二不匮
养儿防老
预加防备
曲突徒薪
以防不测
曲突徙薪
备而不用
未焚徙薪
未寒积薪
[反义]
临阵磨枪
江心补漏
贼去关门
临渴掘井
措手不及
垂拱而治
[读音][chuí gǒng ér zhì]
[解释]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出处]《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近义]
高居深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9: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九课作业
38*荷叶
一、填空题
1.《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各家思想,春秋(孔子)对其发生了极大变化。
2.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文化,不能不提到(周礼)、(仪礼)和(礼记),即通常所说的"三礼"。《三礼》是(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3.西周时期,周礼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无论是抽象的(精神原则)还是具体的(礼仪形式),都对(社会成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很明显地具有(规范性)。
4.《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仪礼》原来就叫(礼),汉朝人称为(士礼),对《礼记》而言,又叫。到了晋代才称《仪礼》,比如《晋书·荀崧传》就有请立郑玄《仪礼》博士的话。
二、问答题
1.简答《周礼》从那些方面体现出儒家思想?
答:一人法天的思想
二治国思想
三学术与治术兼包。
2.简答仪礼的社会价值及作用?
答:一仪礼是一幅古代社会生活长卷,具有史料价值。
二仪礼保存了丰富的上古词汇,具有语言文献学价值。
三在皇室的礼仪制度中一直受尊重。
四捍卫民族文化。
五仪礼中的许多礼仪 至今未过时。
三、请为以下成语,释义、注明出处,包括同义、反义及例句。
敖不可长
敖不可长
拼音:ào bù kě zhǎng
近义词:欲不可从
反义词:
用法:
解释: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博闻强记
百度百科

评论

23



反馈
博闻强记 - 百度汉语
[读音][bó wén qiáng jì]
[解释]也说博闻强识。形容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汉贾谊《新书·保傅》:“博闻强记,捷给而善对者,谓之承。”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隘。”
[近义]
满腹经纶
洽闻强记
博文强识
博学多才
博古通今
见多识广
强记博闻
强识博闻
博览群书
博闻强识
才华盖世
[反义]
不学无术
才疏学浅
孤陋寡闻
啜菽饮水
啜菽饮水 - 百度汉语
[读音][chuò shū yǐn shuǐ]
[解释]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西汉·刘安《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近义]
歠菽饮水
砥厉廉隅
砥砺廉隅 - 百度汉语
[读音][dǐ lì lián yú]
[解释]指磨练节操。同“砥厉廉隅”。
[出处]宋·苏轼《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砥砺廉隅,有搢绅之风。”
[近义]
砥节砺行
独学寡闻
独学寡闻 - 百度汉语
[读音][dú xué guǎ wén]
[解释]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出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
记问之学
记问之学_百度百科
记问之学,汉语成语,拼音是jì wèn zhī xué,意思是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出于《礼记·学记》。
教学相长
读音][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解释]《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原意是说,学的人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不足,教的人通过教别人知道自己还有难点,然后都再去进一步钻研,所以无论学的人还是教的人都能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提高。现指教和学两方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长(zhǎng):增进,提高。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例句]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能够~。
[近义]
兼容并包
敩学相长
困知勉行
[读音][kùn zhī miǎn xíng]
[解释]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实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出处]《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
美轮美奂
[读音][měi lún měi huàn]
[解释]《礼记·檀弓下》里说,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武建造宫室落成后,人们前去庆贺。大夫张老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
[出处]《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近义]
雕栏玉砌
竹苞松茂
富丽堂皇
[反义]
瓮牖绳枢
师严道尊
[读音][shī yán dào zūn]
[解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近义]
师道尊严
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39996&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9: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38*荷叶
成语典故班第10课作业:
一、填空题
1.《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2.(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教育)思想,可以体现《礼记》作品的思想。
3.《礼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学)、(学记)、(中庸)三篇中。
4.(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这三种类型,是《礼记》四十九篇的文体。
5.《礼记》多样的修辞手法有:(比喻)、(顶真)、(设问)、(反问)、(排比)。
二、写作题
“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请根据《礼记·学记》中这句话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附: 释义:坏事发生了再加以禁止,就遭抵触而难以奏效。过了学习的年龄然后学习,就勤苦也难有成就。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搞坏、弄乱教学秩序而不整饬。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学识褊狭浅薄而见识不广。
赏析:一个人要使自己的学习有所收获,他就必须做好这几方面的事:一是要抓住机会学习,趁着自己年轻努力作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纪大了想要有所作为,但是人老体衰,失去了人生中最佳的学习机遇,即使他耗费年轻时数倍的力气,恐怕也收效甚微。
   二是要循序渐进,不能毫无章法。那种“这山望着那山高”、“没有学会爬就想跑”的学习方法只能使自己的学习事倍功半,甚至毫无效果。三是要学会交流,广交有道德的朋友。在与朋友交谈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新见解、新知识、新思维。
七绝 活到老学到老

求学莫言当有时,朝花夕拾未为迟。
寸心但得澄如水,何用归来夸凤池。

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0096&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5:24 , Processed in 0.2558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