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358|回复: 13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一年级宋组第九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5-16 19: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21-5-16 21:50 编辑

作业: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5-19 13: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一年级第九讲水晶作业

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答: 宋文帝刘义隆是南朝刘宋政权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的30年中开创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盛世”局面,即史书所谓“元嘉之治”。但其在位期间的三次北伐之举,却都以失败告终。特别是元嘉27年的北伐战争,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后果也是灾难性的,直接导致刘宋王朝元气大伤,瓦解了元嘉初年以来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局面。
  首先失败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手过于强大。宋文帝的对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实为一代雄主,武功赫赫。陆续攻灭北燕、北凉,讨平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灭夏国、大破柔然。而且北魏军团经过历次战火淬炼,挟胜利之威,士气高昂;其内部政治也较为清明,民族矛盾、派系纠纷现象亦得以大大缓解,正所谓上下一心,兵锋无敌。
还有就是刘宋人才匮乏,所用非人。朝中看似文武大臣济济一堂,实则关键时无人可用。刘宋国力相对弱小;时机选择也不对,未谙强弱分明、攻守异同之势。而且军事行动手段固定、单一,战术指导思想僵化、落后。每次重要一点的军事行动之前,不管战场形势如何瞬息万变换,他都要事先制定行军路线,主战场地点,甚至攻击时间,并以旨意的形式传达给将领要求执行无误。事实证明这是昏招笨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8

帖子

15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8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5-20 22: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南北朝一年级第九讲作业
宋19-一瓯茶
作业: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答:纵观历史,宋文帝刘义隆是一位具有文韬治国,缺乏武略扩疆的君主。他在位的30年中社会稳定,民众安居乐业,文学璀璨,但其在位期间的三次北伐,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原因大致如下:
      1.宋文帝自身原因:
      宋文帝本人一直意图“恢复中原”、“有封狼居胥之意”,但却既无全面衡量双方作战实力的分析能力,也无战略战术的指挥才能,且不听取众臣的建议,一意孤行。战前无军事训练,出征无得力将帅(唯一的可用将帅檀道济因为功高震主,被帝所猜忌,以莫须有的罪名斩杀,自毁长城),战中无及时的粮草供应,而且要求遥控前线,不知战争随时都会瞬息万变,不给将士们的临场发挥应变的机会,延误战机,为战败埋下伏笔。
2.对手北魏拓跋焘的原因
拓跋焘实为一杰出的骑兵统帅,当时他已陆续攻灭北燕、北凉,讨平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灭夏国、大破柔然,实为一代雄主,武功赫赫。北魏军经过历次战火淬炼,挟胜利之威,士气高昂;骑兵的冲击力、机动性、闪击性特点发挥到当时的极致,而北宋这时基本沿袭了传统的老战术、老阵型,保守、僵化,现不幸遭遇如此强敌,硬碰硬结果可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50

帖子

8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6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5-21 19: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溪水 于 2021-5-21 19:47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一年级宋组第九讲作业03-溪水
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答:宋文帝刘义隆是南朝刘宋政权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的30年中开创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盛世”局面,其时文学璀璨,社会稳定,民众安居乐业,四境宴然,即史书所谓“元嘉之治”是也。但其在位期间的三次北伐之举,历来为后世学者、史家所诟病。特别是元嘉27年的北伐战争,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后果也是灾难性的,直接导致刘宋王朝元气大伤,瓦解了元嘉初年以来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局面。
一、对手过于强大。
      宋文帝践祚期间的对手一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巧合的是,两者执政时间段、享国日长短都差不多(魏太武帝423年—452年在位;宋文帝424年—453年在位。均在位30年),又都是盛年丧命(各自殒命时都是四十多岁)——两位真是一生下来就做了对手,至死方休。
      宋文帝基本算是一位英明之主,他17岁即位后诛杀权臣,躬掌大柄,穷十数年之力,通过修明政治、休养生息积聚了一定的人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积累了一些军事行动的本钱。但与此同时他的对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已经陆续攻灭北燕、北凉,讨平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灭夏国、大破柔然,实为一代雄主,武功赫赫。不但消除了自己的心腹之患,避免了南北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局面;而且北魏军团经过历次战火淬炼,挟胜利之威,士气高昂;其内部政治也较为清明,民族矛盾、派系纠纷现象亦得以大大缓解,正所谓上下一心,兵锋无敌。在这个时候进行北伐,和军事实力明显占优的北魏进行硬碰硬的较量,显然是不明智的。
二、人才匮乏,所用非人。
      统观文帝的三次北伐,从第一次到第三次的统兵主帅、一路主将,除了当初的到彦之勉强算的上一将才(其才略离帅才之距甚远)外,其余大抵是一些左右幸臣、名过其实者或白面书生、眼高手低、莽撞武夫之辈,如徐湛之、王玄谟、江湛、张永等。刘宋王朝自武帝刘裕以来,很多能征惯战的宿将、帅才往往死于非命,如王镇恶、沈田子、檀道济等。这样直接后果就是朝中看似文武大臣济济一堂,实则关键时无人可用。
三、国力相对弱小;时机选择不对,未谙强弱分明、攻守异同之势。
      诚然,“元嘉之治” 期间,文帝通过举人、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综合国力明显上升。但与此同时,文帝的天生对手——拓跋焘,也没有闲着,他不但躬自亲为,用武力手段基本统一了北方,更使帝国版图空前辽阔,而且占据了许昌、虎牢、滑台、高平等战略要冲;治下人口众多,兵源充足,生产井然。拓拔焘很有政治头脑,他重用有真才实学的汉臣崔浩等,用通使、贡赐、联姻的手段,使北魏的统治更加巩固,国力空前强大。相比之下,刘宋毕竟是偏安江南一隅,实际仅仅拥有数州之地而已。
四、军事行动手段固定、单一,战术指导思想僵化、落后。
      刘宋王朝偏安江南,显然无法建立并供养一支强大的、属于进攻性质的、高机动性的骑兵队伍;其武装力量主要是水军+步兵。而北伐完完全全是一场场攻击任务,具体体现在作战上就要实行一系列的佯动、迂回、穿插、分割、强攻、智取等军事行动,很明显,宋军除了按部就班的行进和撤退(溃退)外,没有任何耳目一新的战法和手段。
    五、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有误。
      宋文帝当初的战略目标应该说还是比较现实的——趁北魏忙于北方战事,要收复被北魏元明帝夺占的河南之地,将刘宋王朝的国防前线推进到黄河一线,以争取一个比较有利的南北对峙局面。但是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而言,河南乃四战之地,无险可据,易攻难守,所以就应该放眼全局,所谓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元嘉2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杀,宋文帝不顾大臣反对,妄想趁火打劫,伐人以丧,仓促之间又组织了最后一次北伐,这次真的是雷声大、雨点小,来得快,败也快。究其原因,除了以上总结的内容外,我认为还要加上一条:不义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72

帖子

6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9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5-21 22: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一年级第九讲宋11—静海作业

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答:宋文帝之所以进行北伐战争,主要的基础在于元嘉时期南朝经济突飞猛进,国家实力上升,在有了充足的社会经济基础保障后,基于这种治世局面,刘宋政权意图北伐。加上此时期武将数量也较为可观,而宋文帝的北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刘裕北伐取得的辉煌战果,宋文帝意图将刘裕北伐的战果扩大,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北强南弱的政治局面。
但现实状况很明显并不理想,第一次北伐便由于布局太过松散而导致败北,第一次北伐导致元气大伤,之后二十年后才得以再次北伐,但第二次北伐,刘宋军队三路军队虽然在刚开始处于战略进攻态势,但配合不当,使得北魏军队全线反击,结果第二次北伐的战火反而烧到了刘宋的原先领地之上。
两次北伐失利后,宋文帝发动了最后一次北伐,这次北伐意图力挽狂澜,但目标大大缩小,由全力进攻,改为趁北魏国乱收复河南地区,于是双方展开了局部战争,刘宋军队北上后各个战线又陷入了僵局,结果第二次北伐也宣告失败。
宋文帝北伐失败的首要原因在于,虽然掌握着淮北地带,但这个前沿阵地并不稳固,在建康地区的出兵威胁不是特别大,主要的核心力量只在于荆州一代,多路军队配合不当,在一路败北的情况下,另外的军队也独木难撑,最终走向失败。
纵观宋文帝的北伐,虽然有檀道济这样的猛将存在,但是对于整个战线的规划有很多配合不当之处,缺乏战略统帅,宋文帝自己坐镇后方,根据战报进行指挥反而没有起到充分调配的作用。
北伐军的军事团队也有很大的责任,虽有檀道济与沈庆之等名将参加,但以到彦之为首的军事决策层却较为迟钝,错失很多略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5-21 23: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雨姐姐 于 2021-5-28 21:54 编辑

第九讲作业:宋21-心雨
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答:
刘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集结重兵开始了第二次北伐。开始战绩不错,后来遇到北魏的拓跋焘,他很善战挠勇。相对刘宋来说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
小结刘宋北伐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北魏实力比较强大:
②刘宋的主将檀道济被杀就已经注定是失败的内因;
③王玄谟在战略战术上藐视拓跋焘等拓跋氏,自身又刚愎自用,导致战争失败!
④刘宋的军队士气较弱,没有挠勇之将。
⑤刘宋大帝没有很纯正的战略思想,义气用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3

帖子

21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4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1-5-22 16: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07顿明作业: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答:   一、对手强大
      宋文帝期间的对手一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巧合的是,两者执政时间段、享国日长短都差不多。
  二、人才匮乏,所用非人
        文帝当政期间,有统帅之才的檀道济,但因其功高震主,为帝所忌,在北方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居然被宋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结果是自坏长城。
三、国力弱小
      拓跋焘,不但躬自亲为,用武力手段基本统一了北方,更使帝国版图空前辽阔。拓拔焘很有政治头脑,他重用有真才实学的汉臣崔浩等,用通使、贡赐、联姻的手段,使北魏的统治更加巩固,国力空前强大。相比之下,刘宋偏安江南一隅,国力相对弱小。
四、双方兵力悬殊
        刘宋王朝无法建立并供养一支强大的、属于进攻性质的、高机动性的骑兵队伍;其武装力量主要是水军+步兵。
       拓跋焘实为一杰出的骑兵统帅,他将骑兵的冲击力、机动性、闪击性特点发挥到当时的极致,没有针锋相对、扬长避短的战术指导思想和技术支持,在军事对碰中肯定会一败涂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08

帖子

8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85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5-28 18: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一年级第九讲作业--凝香格格

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答:第一,宋文帝在北伐决策方面固执己见,一意孤行,极不慎重,必然导致战略性错误。
第二,与战略决策错误相关,宋文帝长期疏于淮北边镇的经营,而兴师北征必然失败。
第三,与战略决策相关,宋文帝疏于军备筹措与军队组织,这必然导致北伐之失利。
第四,宋文帝制定的一些不合理的军事制度严重束缚了前线将领的手脚,使其难以应变。
第五,宋文帝所用将领大多缺乏才能,临阵奔逃,难以应敌,必然导致军事上的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7

帖子

11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5-29 20: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魏晋南北朝第九讲
宋05花未作业

答:第一,刘宋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财力打这一仗,而且宋文帝过于干涉前线将领作战,这些都是刘宋不利北伐的因素,但是痴迷于封狼居胥的宋文帝,不管不顾了,不顾众人的反对意见,强行发动了战争。
相反北魏则是在拓跋焘的治理下,试下了急速扩张,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北方一统,兵势正盛,而且拥有机动的野战骑兵力量,是刘宋所不及的。

第二点,刘宋缺少能征善战之将,使得宋军在战场上屡屡失去战机。

宋文帝曾经在病重之际,害怕檀道济无人可以压制,所以授意他人除掉了檀道济,以及军中檀道济一派的武将,这等于是替北魏消灭了宋军一批能打仗的劲勇。

第三点,北魏决策得当,抓住了刘宋的要害,没有和刘宋陷入大范围的战争中,选择了集中兵力,专攻东路的打法,实现了饮马长江,胁迫宋文帝和议,削弱刘宋的国力。

总的来说,宋文帝时期的第二次元嘉北伐,是在刘宋国力不足的情况下发动的,而北魏并未陷入到刘宋的攻击节奏中,选择了重点攻击东路军,在击溃东路军的基础上,快速南下,饮马长江,迫使宋文帝臣服,以达到预想的战略目标,随着刘宋建康一线遭遇北魏军事威胁,其他两路宋军也只能选择撤退,已获得的战果大多付之东流了,这又是一次劳民伤财的北伐战争,更为严重的是,刘宋自此国力日衰,无力和北魏争夺天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1

帖子

5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5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5-30 18: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魏晋南北朝第九讲
宋15疏雨滴梧桐
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首先,自身不够强大,国力不足。其次,缺少将才,宋文帝虽说是一位不错的君主,但杀了名臣后,手下皆弱将,撑不起这样的战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5:30 , Processed in 0.0952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