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7-12 15: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粲然一笑 于 2022-7-13 06:38 编辑
第一讲·第二讲_第三讲_第四讲_第六讲学业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二年级第一讲
作业:1.简评高允。
评:说:"高允年龄太大,已到危境之年,但他家里贫困,养给供应很微薄,可以让乐部派一个乐队,每五天到高允那里去演奏,使高允心情愉快。"每到春秋季节经常送到他的住处。不久又命令朝廷负责膳食的职官,每逢初一、十五送去牛肉美酒,衣服绵绢,按月拨发。高允都将之分送给亲朋好友。当时的贵臣显门之后大都已成为高官,而高允的子弟都没有官爵,其清廉谦让到如此地步。后又迁升他为尚书、散骑常侍,经常请他入宫,备几杖,向他垂问国家政事。太和十年(486年),加封高允为光禄大夫,金章紫缓。朝之大议,都前来看望问候。
2.简评寿阳之战。
黄昏时分,魏兵还未开饭,上游的齐兵就决开了堰堤,大水奔泻而下,魏兵全部被冲进了沟堑,小城之外顿成汪洋一片。对于垣崇祖的这支“奇兵”,魏军完全没有防备,淹死的人马数以千计,侥幸逃生的,也是仓皇北窜。信誓旦旦的刘昶也傻了眼,只得以时值春夏之交、雨水量增多为理由退兵。齐魏之间的第一场攻防大战——寿阳之战,以垣崇祖的大胜告终。
。。。。。。。。。
小渔村南北朝二年级班第二讲作业
梁组-03-粲然一笑
1、简评萧道成
齐高帝雄武有奇略,文武兼备,身经百战。即位以后,任用贤能,节俭自奉,对当时社会有功绩。
2、简评周盘龙周奉叔父子
父子俱为宋、齐间名将,骁勇善战,在淮阳之战中,以百骑入万军中,左冲右突,如虎入羊群,威名远播北魏。父周盘龙形甚羸讷,性格宽厚,得以善终。子周奉叔勇力绝人,有勇无谋,擅弄威权,陵轢公卿,为西昌侯萧鸾忌惮,计杀之,可叹。
。。。。。。。
梁-03-粲然一笑
二年级
第三讲作业:简评竟陵八友。
从表面上看,竟陵八友的性格各有特点,有时表现得很不- -样。譬如沈约,由于家世坎坷,所以老成持重,轻易不肯臧否人物;范云则相反,刚毅强悍,为人耿直;任昉则以儒雅沉稳为时人推许;谢眺口讷,不善言辞;王融气盛,恃才傲物.尽管性格方面如此不同,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从政热情和强烈的仕进要求。沈、范、任三人,年辈高、阅历深,是辅佐萧衍代齐称帝的主要谋士,萧梁王朝建立以后自然功高名重,得意一时;谢、王二人的命运截然相反,他们出身于南渡头等士族家庭,自视甚高,亟待“绍兴家业”,结果先后卷进皇位继承的政治斗争中而被害。在政治方面,竟陵八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他们热衷功名,不甘寂寞,颇有政治抱负。说明这一点十分必,要。正是这种政治抱负,加速了竟陵八友不聚合进程。。。。????。?。。。
二年级第四讲作业:
梁组-03粲然一笑
1.谈一谈您对李彪提议的看法。
北魏秘书丞李彪上书孝文帝提议,内容大意有以下几条:1、君臣尊卑有序,宜其等制,不能越礼。2、立嫡长子,选名师加强诏导,关乎国运。3、重农事,立农官督导,广建仓储粮。4、断刑狱应时,大臣犯法,应与小人有别,留体面。父兄犯罪,宜关连子弟,讲孝悌感化。5、重丧礼之制,缘情制礼,结合实际。
这几条提议,符合实际,利于实行,有助于汉化,合于孝文帝心意,帝览而善之,寻皆施行。
2、简评王简
王俭,出身瑯琊王氏,为王导五世孙。少时父亡,被叔父收养,好学有才,后追随齐高帝萧道成,有佐命之功,为南齐两代倚重。谦冲自守,一心为国,备受荣宠。博雅多才,有著作传世,惜英年早逝。。。。。。。。
。。。。。。。
梁-03-粲然一笑
第六讲齐纪三(下)
作业:
1.简评萧嶷yí。
答:萧嶷性情仁爱谨慎、清廉节俭,不把金钱财宝看成大事。
嶷临终时,召他的儿子萧子廉、萧子恪留下遗言:“人生在世,本自非常,吾年已老,前路几何。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性不贪聚,自幼所怀,政以汝兄弟累多,损吾暮志耳。无吾后,当共相勉厉,笃睦为先。才有优劣,位有通塞,运有富贫,此自然理,无足以相陵侮。若天道有灵,汝等各自修立,灼然之分无失也。
看中生命 不贪财富。
2. 侍臣李元凯对曰:“江南多好臣,岁一易主;江北无好,臣百年一易主。”谈谈您的看法。
评:“南朝多好臣”,来自南北朝君臣经典对话:“南朝多好臣,一岁一易主。北朝无好臣,百年一易主。”
好臣的标准,因时而异。曹操与诸葛亮,如诞生于武帝刘彻时代,是酷吏的模范。王导与谢安,如诞生于光武帝刘秀时代,是平凡的官僚。
南北朝时代“臣”的表现,是南北不同格局的结果。 五胡乱华,北朝战乱频繁,但胡人与汉族士大夫结盟的后果,使北朝没有挣脱“分久必合”的大一统轨道。
在不同时间 不同位置 ,观点是不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