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769|回复: 3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二年级班委第三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9-26 10: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21-9-26 10:34 编辑

作业:简评竟陵八友。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26 15: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朝二年级第三课

简评竟陵八友
天香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

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喜爱文学,他开馆招揽了一些当时颇有名气的文学之士。梁武帝萧衍与沈约等人一起交游,时号“八友”,又以在竟陵故,也称“竟陵八友”。

“八友”中以沈、谢的文学成就为最大。沈约精通音韵,著有《四声谱》,更创“八病”之说,以平上去入四声制韵,不可增减。沈与谢、王等人擅长诗名,写诗又讲究音律,时称“永明体”。沈约对我国古代诗歌形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谢朓描写景物细致逼真,注重情景交融,又力避形式主义的过分雕饰,成为当时诗坛的佼佼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4
发表于 2021-9-27 21:44: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竟陵八友"指: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南北朝齐永明年间,有一大群文士集合于竟陵王萧子良左右,形成了一个文学群体,文学史上称"竟陵八友。"《梁书·武帝本纪》:"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焉,号曰'八友'。"这些人中,沈约、谢朓、范云、都是一代文人。竟陵八友的由来: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古时称竟陵县,为萧子良封地,自古人文昌盛,故以此名,后亦有文学学派竟陵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 11: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班主任路漫漫二年级第三讲作业
作业:简评竟陵八友。
答:古代文人常常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交流圈,他们谈论观点,聚集游乐,并且产出了不少的名篇。其中南北朝齐永明年间,有一大群文士集合于竟陵王萧子良左右,形成了一个文学群体,文学史上称“竟陵八友。”
《梁书·武帝本纪》:“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焉,号曰‘八友’。”这些人中,沈约、谢朓、范云、都是一代文人。
萧衍(公元464-549年),即梁武帝,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齐时以文学游于萧子良门下,他的诗多淫词艳句或宣扬佛理之作,格调不高。八人中最有成就的是沈约与谢朓。
沈约(公元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为齐梁文坛领袖,文学成就较高,和谢朓等开创了“永明体”,讲求声韵格律,促成了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发展。
谢朓(公元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曾任宣城太守,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擅长山水诗。其诗歌讲究平仄四声,音调和谐且情景交融,自然清发,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萧琛(公元478-529年),字彦瑜,南兰陵人。少明悟,有才辩。
陆倕(公元470-526年),字佐公,吴郡吴(江苏苏州)人。少勤学,善为文,文辞甚美,昭明太子萧统称其“才学罕为邻”。
任昉(公元460-508年),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一说山东广饶)人,以表奏见长,与沈约有“沈诗任笔”之称。王融、范云的文学成就也比较高。
他们彼此唱和,互相推波助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南齐书·陆阙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永明体作家把声律和对偶方面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上,所作诗平仄协调,音韵铿锵,词采华丽,对仗工整,体裁短小,为格律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从“古体诗”到格律严谨的“近体诗”的过渡,故又称新体诗。“永明体”文学家们虽然在运用声律等技巧上有一些成就,但思想内容却比较贫乏、空洞,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其中一些骨干成员,齐亡后仕梁,在萧衍、萧纲父子影响下大写轻靡柔艳的色情诗,成为宫体诗的主要作家。文学史上又称这—时期的文学风格为“齐梁体”。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齐梁体,通两朝而言之。”清姚范《援郭堂笔记》:“称永明体者,以其拘于声病也;称齐梁体者,以绚艳及咏物之纤丽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35 , Processed in 0.0625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