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689|回复: 7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十三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5-22 20: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22-5-22 20:59 编辑

作业:1.为什么这时北魏山雨欲来风满楼?
2.在北魏之后的变化中,孝文帝的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2

主题

1528

帖子

15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8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5-23 14: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瓯茶 于 2022-5-23 14:31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十三讲作业
一瓯茶

1.为什么这时北魏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其一:北魏过去100多年,一直在扩张,打下一个地方,就需要一批官员,后来元恪去世后,胡太后把持朝政,梁魏相持,魏国周边稳定,失去新增地盘,在选拔任命官员问题上,就出现了是任用贤能之人还是不分聪愚论资排辈?或是优先考虑鲜卑氏族?这就引发了新的矛盾和分裂,最终也加剧了内乱。
:在对待舍命进谏的忠臣方面,没有保护的决心,也没有保护的雷霆手段,任由羽林、虎贲军士近千人,聚集到了尚书省,先是诟ma,接着chong击中yang政fu最高quan力机关,这些人越nao越胆大,随后燃起火把,搬来沿途各处的柴草,用木棍石块作为武器,直接chuang向进谏忠臣张彝府上,将张彝拖出,侮辱痛殴,焚毁第舍;竟然还将张仲均投入火中烧死,仅有余息的张彝过了一宿也死了。这场sao乱事件对于统治一向极其残酷的北魏王朝来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事情,治国治军永远严厉甚至可以说是残忍的大魏王朝,竟然duo落到了如此混乱的地步,远近四方无不震骇。胡太后的处置既要追究、更得姑息,下令收捕了羽林、虎贲卫士中闹事最xiong强的八个人zhan首,其余的人则不予处理,接着又宣布大赦,安慰参与bao乱的群众,并下令武官得以依照资历入选官职,改革意图完全放弃。这样的姑息纵容强横不法的强势集团人物、毫无统治规则的处理方法,等于允许xiong狂人物放心nao事,损害国家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打击意图为国为民尽心努力做事的人才和正人君子,有识之士由此知道大魏王朝的乱局即将出现。强权帝国一旦失去了强力的统治,一定会发生巨大的dong乱,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其三:由于胡太后疯狂信奉佛教,偏执地认为佛教能减轻个人罪孽。她执政后以敬仰佛教为由,斥巨资大量建寺院,凿石窟,建造了历史上大规模的寺庙。浩大的工程动用了80多万人力,财力上几乎掏空国库。然而,对于建造学堂,祭祀祠堂前前后后十多年还未建好一座。贻误了为国培养栋梁之材的时机,耽误了祭祀的大事。
其四:胡太后为了独揽政权,任由亲信将孝明帝残忍毒死。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纵观以上种种,都预示了北魏王朝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迹象,距离大厦将倾已不久矣。
2.在北魏之后的变化中,孝文帝的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答:北魏曾几何时还是比较强大的,他们曾经横扫北方,所向无敌,坚持汉化,迁都洛阳,促进了鲜卑族与汉 民族的融合,让鲜卑族的进取精神融入汉民族的血液之中,更让中国北方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蓬勃发展,一度缔造出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明。
然而,迁都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涉
到整个鲜卑贵族们的集体利益,甚至连元宏自己的儿子也反对迁都,何况鲜卑族其它贵族们呢。迁都前,鲜卑贵族武将们镇守边关,所以他们在北魏朝廷就有着崇高的地位,压过文臣以及士族们一头,迁都后,这些原 本国家柱石的军人们,地位必然会边缘化。因此他们心存不满,不久便发生大规模的六镇起义,虽然不久被镇压下去,但从此也埋下动荡的隐患。这就是北魏分崩离析前的重要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28 08: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十三讲水晶作业

1.为什么这时北魏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北魏王朝在孝文帝的统治下,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但是孝文帝死后,北魏却在不久之后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其中的原因众多,但必须要提到的一点,就是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这也是导致北魏灭亡的直接原因了。因为政治重心的南移,京北六镇贵族待遇一落千丈,加上北魏孝明帝(孝文帝拓跋宏之孙)在位之时,北魏帝国政治黑暗,天下民不聊生。
   北魏后期,边镇尤其是"三州六镇"地区,存在着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随着洛阳政权的日益腐朽而更趋激化,从而使"三州六镇"地区成为北魏末年各类社会矛盾的焦点。以边镇(首先是北镇)镇民为主体的反对北魏腐朽统治的大起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统治集团的腐朽北魏后来几代统治者都同样继承了,在这样的统治集团的领导之下,北魏的统治自然也就不会长久,即位的统治者年龄较小,或者自身缺乏一定的治国才能,对于国家的政权掌握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这时候就会经常出现后宫干政的情况,胡太后“垂帘听政”,事实上掌握着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北魏走向灭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在北魏之后的变化中,孝文帝的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答: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除此之外,孝文帝改革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影响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革新与发展。首先,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在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的推动与作用下,北魏社会逐渐恢复了生产力与生产水平。孝文帝将都城迁至洛阳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政府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促进了北魏经济水平的提高。
      除此之外,孝文帝鼓励百姓发展手工业和畜牧业,恢复了北魏社会的生产水平。在商品经济的带动下,北魏商业逐渐萌芽和发展。其次,孝文帝实行的汉化政策,有利于加强北魏的政权,巩固了孝文帝的统治权。孝文帝将北魏首都迁至洛阳后,鲜卑族人吸收了汉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促进了鲜卑人的自身能力发展。
    从另一方面来说,使北魏政权加速了封建统治,更有利于统治者的长期利益。孝文帝以实际行动来促进了汉化进程,他鼓励鲜卑人改汉姓、易汉俗、说汉语、穿汉服,并且实行少数民族通婚,以此来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便于孝文帝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一。正是孝文帝坚持不懈的实行改革,才让少数民族从分裂走向统一。让北魏从方方面面焕发生机与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3

帖子

21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4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2-5-29 08: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十三讲作业
宋07顿明作业:1.为什么这时北魏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从以下四方面可看出北魏山雨欲来风满楼。
1.魏征西将军张彝之子仲瑀上封事,求铨削选格,排抑武人,不使豫清品。于是喧谤盈路,立榜大巷,克期会集,屠害其家;彝父子晏然,不以为意。二月,庚午,羽林、虎贲近千人,相帅至尚书省诟骂,求仲瑀兄左民郎中始均不获,以瓦石击省门;上下慑惧,莫敢禁讨。遂持火掠道中薪蒿,以杖石为兵器,直造其第,曳彝堂下,捶辱极意,焚其第舍。始均逾坦走,复还拜贼,请其父命,贼就殴击,生投之火中。仲瑀重伤走免,彝仅有余息,再宿而死。远近震骇。胡太后收掩羽林、虎贲凶强者八人斩之,其余不复穷治。乙亥,大赦以安之,因令武官得依资入选。识者知魏之将乱矣。
2.时官员既少,应选者多,吏部尚书李韶铨注不行,大致怨嗟;更以殿中尚书崔亮为吏部尚书。亮奏为格制,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解月日为断,沈滞者皆称其能。亮甥司空谘议刘景安与亮书曰:“殷、周以乡塾贡士,两汉由州郡荐才,魏、晋因循,又置中正,虽未尽美,应什收六七。而朝廷贡才,止求其文,不取其理,察孝廉唯论章句,不及治道,立中正不考才行,空辩氏姓,取士之途不博,沙汰之理未精。舅属当铨衡,宜改张易调,如何反为停年格以限之,天下士子谁复修厉名行哉!”亮复书曰:“汝所言乃有深致。吾昨为此格,有由而然。古今不同,时宜须异。昔子产铸刑书以救弊,叔向讥之以正法,何异汝以古礼难权宜哉!”洛阳令代人薛琡上书言:“黎元之命,系于长吏,若以选曹唯取年劳,不简能否,义均行雁,次若贯鱼,执簿呼名,一吏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铨衡!”书奏,不报。后因请见,复奏“乞令王公贵臣荐贤以补郡县”,诏公卿议之,事亦寝。其后甄琛等继亮为吏部尚书,利其便已,踵而行之,魏之选举失人,自亮始也。
3.与此同时,北魏还出现另一个重要的危机,那便是和当初西晋一样,朝臣攀比斗富,以奢侈无度为荣。
当时北魏宗族中受宠掌权的大臣们都争比奢侈豪华。高阳王元雍是全国的首富,他的宫室园林和帝王的园林不差上下,有六千男仆,五百艺伎,出门时仪仗卫队充塞道路,回家后就整日整夜地吹拉弹唱,一顿饭价值几万钱。李崇与元雍同样富,但他生性吝啬,他曾对人说:“高阳王的一顿饭,等于我一千日的费用。”
4.太后好佛,营建诸寺,无复穷已,令诸州各建五级浮图,民力疲弊。诸王、贵人、宦官、羽林各建寺于洛阳,相高以壮丽。太后数设斋会,施僧物动以万计,赏赐左右无节,所费不赀,而未尝施惠及民。府库渐虚,乃减削百官禄力。任城王澄上表,以为“萧衍常蓄窥觎之志,宜及国家强盛,将士旅力,早图混壹之功。比年以来,公私贫困,宜节省浮费以周急务。”太后虽不能用,常优礼之。


2.在北魏之后的变化中,孝文帝的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答:离不开元澄。孝文帝在位期间大力致力于改革,为缓和民族矛盾,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发展。孝文帝改革期间最为器重元澄,元澄也成为了孝文帝改革成功的重要功臣。
任城王元澄作为北魏重臣,与孝文帝及其主导的改革关系密切。他精于儒学,通诗文,与孝文帝意气相投;在孝文帝领导的改革中,他深受信任,于迁都洛阳、安定人心、推行汉化等方面颇有贡献;作为鲜卑宗室,他与孝文帝有着相近的文化认同,对孝文帝的改革有一种精神支撑力。两人既是君臣,又是知音、宗亲,这几重关系表现在家国、胡汉的纠葛之中,深深影响了北魏的改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85

帖子

1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4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29 20: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想西泠 于 2022-5-29 20:08 编辑

云想西泠学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交第十三讲作业
1.为什么这时北魏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本来北魏王朝在孝文帝的统治下,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但是孝文帝死后,北魏却在不久之后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其中的原因众多,主要是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这是导致北魏灭亡的直接原因了。任何改朝换代都和统治集团的腐败堕落分不开。北魏孝明帝(孝文帝拓跋宏之孙)在位之时,北魏帝国政治黑暗,天下民不聊生。 北魏后期,边镇尤其是"三州六镇"地区,存在着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随着洛阳政权的日益腐朽而更趋激化,从而使"三州六镇"地区成为北魏末年各类社会矛盾的焦点。以边镇(首先是北镇)镇民为主体的反对北魏腐朽统治的大起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尤其胡太后“垂帘听政”,掌握着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北魏走向灭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在北魏之后的变化中,孝文帝的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答: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它影响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革新与发展。
       首先,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在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的推动与作用下,北魏社会逐渐恢复了生产力与生产水平。孝文帝将都城迁至洛阳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政府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促进了北魏经济水平的提高。
     第二,孝文帝鼓励百姓发展手工业和畜牧业,恢复了北魏社会的生产水平。在商品经济的带动下,北魏商业逐渐萌芽和发展。
     第三,孝文帝实行的汉化政策,有利于加强北魏的政权,巩固了孝文帝的统治权。孝文帝将北魏首都迁至洛阳后,鲜卑族人吸收了汉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促进了鲜卑人的自身能力发展。促进了汉化进程,鼓励鲜卑人改汉姓、易汉俗、说汉语、穿汉服,并且实行少数民族通婚,以此来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便于孝文帝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一。正是孝文帝坚持不懈的实行改革,才让少数民族从分裂走向统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1

帖子

5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5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6-5 18: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十三讲
疏雨滴梧桐
1.为什么这时北魏山雨欲来风满楼?
      来自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汉化改革,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次十分伟大的尝试,这让中原的汉人文化得以与来自其他地区的文化相融合,最终让我国变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到了宣武帝登基后,他北击柔然、南伐齐梁,开疆拓土的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然而,宣武帝在内政和国事的处理上,实在是让人无法恭维,因为他的纵容,北魏官场贪污之风盛行,让北魏人民苦不堪言。宣武帝死后,孝明帝元诩登基,由于元诩年幼,胡充华便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但是这个胡充华也是无能之辈,她掌握大权之后,在北魏国内大兴佛教,在国内大肆兴建寺庙,要求人民崇信佛教,甚至皈依佛门,成为僧尼。本来就因为贪污腐败的风气极为不满的人民,因为胡充华这么一搞,更是怨声载道,随着寺庙的修建,国库渐渐被掏空,人民的赋税就更加的繁重,有的人被迫进入佛门躲避严重个苛税,有的人则是不堪重负,拉起反旗或是出逃国外。慢慢的,北魏的基层事业被荒废,数十万良田全都被空置,杂草丛生,无人劳作。同时,孝明帝逐渐长大,他对母亲不肯归还权力的行为及其不满,并且他也发现了自己母亲推行的这些政策已经将国家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他想要通过强硬的手段逼迫母亲还回大权。可惜的是孝明帝的计划被胡太后听到了风声,她伙同情夫毒死了孝明帝,同时立年仅3岁的临洮王子元钊为帝。她的行为直接引爆了北魏国内官民的愤怒,这种毒杀皇帝的行为,显然让胡太后变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时候,尔朱荣举兵南下,以讨伐祸乱朝政的胡贼为号,得到了天下人的响应,甚至连洛阳城的守城士兵和将领都是在他们到来时反戈一击,让出了洛阳城,直接将胡太后和小皇帝逮捕投入黄河。并且,尔朱荣想要篡夺大权,便以祭天的名义,将当时朝廷中的诸多大臣极其家人宗室全都骗到河阴的陶渚,发动了著名的“河阴之变”,一举将这些人全部诛杀,超过两千人在这场政变中死亡。这直接导致了北魏的崩溃,国内各路人马起来反抗尔朱荣,最终让北魏四分五裂,成为了他国觊觎的鱼肉,而北魏的皇室也成为了各方势力的傀儡,最终在动乱中,消亡殆尽。
2.在北魏之后的变化中,孝文帝的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当时胡人大都已能讲汉语,且穿汉服,只是还能说胡语、还穿胡服,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习俗改易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31 23: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十三讲作业:宋21-心雨
1.为什么这时北魏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疏于管理,鲜卑贵族当初极力反对迁都洛阳,但是迁到风和日丽洛阳的中原环境后,又迅速腐化堕落。
外戚专权,宣武帝时高氏外戚开始独揽大权,权臣高肇,更是劣焰无比,逐步残食了前期孝文帝、宣武帝两代君王的辛劳成果。
腐败严重,晚年的宣武帝放纵了皇亲宗室的为所欲为,咸阳王元禧兼并土地并涉足国家禁止的盐铁产;北海王元详卖官鬻爵,成为其敛财手段。
军事对峙,北魏与南齐武装对峙没有结束,使得北魏朝廷耗尽国力,没有修生养息,导致了日后北方六镇起义时。
太后乱政,胡太后一些列操纵皇权的瞎搞,使得朝廷威信旁落,地方豪强崛起,丧于尔朱荣之手。
六镇起义,以北方六镇起义为标志,大举兴兵,使得北魏王朝,岌岌可危,最终各路军阀争相起兵,分裂了北魏王朝。
2.在北魏之后的变化中,孝文帝的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答:孝文帝推行的汉文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50

帖子

8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6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10-25 12: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溪水 于 2022-10-26 12:06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十三讲作业
03-溪水作业:
1.为什么这时北魏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北魏征西将军张彝的儿子张仲瑀上书,请奏修订选官的规定,以限制武将,不让他们在朝中列入士大夫的清品。因此,议论和抗议之声到处都是,这些人在大街上张榜,约定集合时间,要去屠灭张家。张彝父子却平静自如,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二月庚午(二十日),羽林、虎贲等将近一千人,一同来到尚书省叫骂,寻找张仲瑀的哥哥左民郎中张始均,没有找到,就用瓦片、石块砸尚书省的大门。尚书省的官吏们都很害怕,没有人敢去阻挡他们。于是这些武士们又手执火把引燃了路上的蒿草,用石头、木棍作为兵器,一直攻入张家住宅,将张彝拖到堂下,尽情地捶打污辱,并且烧毁了他的住房。张始均跳墙逃跑了,但又赶回来向贼兵求饶,请求他们饶他父亲不死,贼兵们趁势殴打他,将他活活投到火里。张仲瑀受伤逃脱了,张彝被打得只剩一丝游气,过了两晚就死掉了。远近都因这件事而受到震惊。但是胡太后只抓了闹事的羽林、虎贲中的八个首恶分子,杀掉了他们,其他的就不再追究了。乙亥(二十五日),又颁布了大赦令来安抚他们,于是命令武官可以按资格入选。有识之士都感到北魏将要发生动乱了。
当时官员名额已经很少,应选的人都很多,吏部尚书李韶停止选择录用工作,遭到很多埋怨;于是朝廷便另外任命殿中尚书崔亮为吏部尚书。崔亮奏请制定了新的录用标准。规定不管应选者是贤是愚,只以其待选的时间为依据,时间长者优选录用,因此那些长时间待选的人都称赞他有才能。崔亮的外甥司空谘议刘景安给崔亮写信说:“商周时期由乡间学校选拔官员,两汉时期由州郡推荐人才,魏晋两代因循汉代旧例,又在各州郡设置了中正的职位主管这件崐事,虽然没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但是所选的人才每十人中也有六七人是应当入选的。然而朝廷选拔人才,只要求他们文采好,而不考察他们的本体如何,考察孝廉只根据他们的章句学问如何,而不看他们有无治理国家的方法。设立中正官职只辩识他们的姓氏,而不考察应选者的才能、品行,选取士人的路途不广,淘汰的办法不严密。舅舅您被委任来主管铨选官员之事,本应改换掉那些不妥的章程,为什么反而以年资长短为任用的标准,这样一来,天下的士人谁还会再注意修励自己的名节和品行呢!”。崔亮回信说:“你所说的的确有深刻的道理,但是我前不久采取的那种办法,也有它的道理,古今不同,时机合适时便应当加以变革。从前子产铸造青铜刑书来挽救时弊,但是叔向以不合先王之法来讥刺他,这和你用古代礼法来责难随时变化有什么不同!”。洛阳令代京人薛琡上书说:“百姓的性命,掌握在官吏的手上,如果选拔官吏只按他们的年资,而不问他们的能力大小,象排队飞行的大雁一样按顺序来,或象穿在一起的鱼一样由先而后地拿着名册叫名字,那么吏部只需一名官吏就足够了,按顺序用人,怎能叫做铨选人才呢!”薛琡的上书交上之后,没有得到答复。后来薛琡又因此而请求拜见皇上,再次上奏:“请求陛下命令王公大臣推荐贤才来补任郡县长官的职务。”因此北魏孝明帝下令让大臣们议定这件事,但是事情亦没有下文。后来,甄琛等人接替崔亮作了吏部尚书,因论资排辈这种办法对自己有便利,就继续奉行,北魏的选拔任用官员不得当,是从崔亮开始的。
当初,燕国的燕郡太守高湖逃奔魏国,他的儿子高谧作了侍御史,因为犯了法被流放到怀朔镇,几代人居住在北部边疆,于是就养成了鲜卑人的风俗习惯。高谧的孙子高欢,深沉而有大志,家境贫困,在平城服役,富家娄氏的女儿看到他,认为他不同一般,便嫁给了他。他这才有了马匹,得以充当镇上的信使。他到洛阳时,见到张彝被打死一事,回到家之后,就倾尽财物来结识宾客。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高欢说:“皇宫中的卫兵们结伙起来焚烧了大臣的住宅,朝廷却畏惧他们叛乱而不敢过问,执政到了这种地步,事态如何便可想而知了,岂可死守着这些财物而过一辈子呢?”高欢和怀朔省事云中人司马子如、秀容人刘贵、中山人贾显智、户曹史咸阳人孙腾、外兵史怀朔人侯景、狱掾善无人尉景、广宁人蔡俊等人,特别地友好亲密,他们均以仗义任气而称雄于乡里。
胡太后爱好佛教,没完没了地修建各种寺庙,下令各州分别修建五级佛塔,以致百姓的财力匮乏,疲惫不堪。胡太后多次设立斋戒大会,给僧人的布施动辄以万计数,又常常没有节度地赏赐身边的人,耗费的财物不可计量,却不曾把好处施舍到百姓头上。这样,国库渐渐空虚,于是就削减众官员的俸禄和随员。任城王元澄上书,指出:“萧衍一直对我国蓄有窥觎之心,所以我们应当趁国家强盛,兵强马壮,早日规划统一大业。但是近年以来,国家和个人都很贫困,所以应当节制不必要的费用,以便周给急务之需。”胡太后虽然没有采用他的意见,但因此而常优待礼遇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6:28 , Processed in 0.0632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