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832|回复: 2

小渔村48期律诗班班委毕业汇总贴

[复制链接]

89

主题

506

帖子

5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9 07: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第48期律诗班班委作业汇总

作业汇总格式:

小渔村四十八期律诗班✘✘组——✘✘作业汇总

第一讲
七律·题目
作业正文

第二讲
七律·题目
作业正文

第三讲
七律·题目
作业正文
……
第二十讲
七律·题目

每讲作业之间要隔开距离。

36

主题

356

帖子

3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9 11: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48期律诗班班委作业汇总
文/日出东南

第一讲: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2、什么是格律诗?
答:格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3、什么是韵?
答:诗词中的所谓“韵”,大致等于拼音字母中韵母的发音,韵母相同的字,就是同韵的字,把同韵的字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就是“用韵”。
4、什么是押韵,怎么押韵的?
答:一般用韵都在句的末尾一字,叫“韵脚”,在某些句的韵脚上用同韵的字,就叫“押韵”。
这就是近体诗押韵的规则,一般是隔句押韵,即每隔一句,所用的句尾字的韵母必须相同,也就是逢双句押韵。不论多少句,逢双要押韵。至于第一句是单句,第一句如果是平音,就一定要押韵,如果是仄音,可以不押韵。
5、平水韵有多少韵部?什么是宽韵?什么是窄韵?
答:平水韵包括平声三十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
押韵,有宽韵,也有窄韵。所谓“宽韵”,指同一韵母的字多,可以有较大的选择范围;所谓“窄韵”,指同一韵母的字少,律诗很少用。
————————————————————
第二讲:
1、本讲我们学习了诗的几戒?请分别写出来。
答:1.忌凑韵。2.忌落韵,也就是出韵。3.忌重韵。4.忌倒韵。5.忌哑韵,也就是韵字不响亮。6.忌僻韵,也就是险韵。7.忌同义字用韵。8.忌同一个字别的意思用韵。9.忌范韵,也称冒韵。
2、什么是孤雁入群格,什么是孤雁出群格?
答1)、孤雁入群格, 格律诗的最后一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入群格”(或称孤雁混群格。就好像一只孤单的白雁混入一群黑雁一起振翅高飞)。
(2)、孤雁出群格格律诗的首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出群格”(或称孤雁带群格,就好像一只孤单的白雁带着一群黑雁振翅高飞)。
3、本讲里提到了哪几个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的字?
答:醒 听 看 过 望 忘
4、找一首杜甫的七律,找出韵字,指出有哪些入声字,包括题目。
蜀相
杜甫〔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韵字:寻,森,音,心,襟。
入声字有:蜀、柏、碧、色、隔、叶、出、捷。
————————————————————
第三讲:
1、分别说出律诗的替,对,粘?
答:律诗的平仄格式--替,对,粘。
替:什么是替呢?律诗中的平仄是按二字一组平仄交替的,就是所谓的马蹄韵。句内要按照这个格式排列平仄。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对:是指一联当中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一联之中,平仄相反。比如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必定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是指相邻联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联间相邻两句要粘。上一讲不是讲了吗,律诗一共有四联,他们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相粘也就是说相邻的两联。比如,首联和颔联相邻的两句。
2、写出律诗的四种格式,如果这几句都做首句的话又叫什么?
答:律诗的四种格式:
A.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仄收
B.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
C.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仄收
D.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
如果用这几句依次做首句的话它们叫做
A.平起仄收式,也叫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B.仄起平收式,也叫仄起首句入韵式
C.仄起仄收式,也叫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D.平起平收式,也叫平起首句入韵式
3、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找出韵字,并找出入声字,包括题目,不得抄别人同学的作业,不得与上两节课的律诗相同。
七律·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中平平。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字:弦、年、鹃、烟、然。
入声字:瑟、十、一、一、蝶、托、月、日、玉、忆、只。
————————————————————
第四讲:
找一首杜甫的七律,标平仄,找出韵字和入声字。并根据135平仄不论,说明一下哪些字平仄不论。
(不得与上两节课时律诗相同,不准抄袭别人。)
七律·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字:来,开,醅,杯。
入声字:北、日、不、客、隔。
以下这些字平仄不论:
舍、花、不、今、樽、隔、呼。
————————————————————
第五讲:
1、什么是拗救?拗救的基本方法几种?
答1)拗救:近体诗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为"拗(ao)",有拗有救,才为不病。记住啊,任何一个平仄不合就是拗句,只不过有小拗和大拗之分。小拗,如(仄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句子可救也可不救,这就是上一讲的135不论,都是小拗。就是说,按标准句式,这个字该用平声的,你用了仄声,"拗"了,那末在本句或对句相应的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字,这就"救"过来了,这叫仄拗平救。
(2)拗救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
2、什么是孤平句?什么是特拗句?
七言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只要没有两平相连的韵脚句,就算是孤平句,所以七言句式(平仄仄平仄仄平)第一字平音仍不能算拗救,只有第五字才能相救。
拗,就不顺,违反常规。可是这种五言的第四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七言的第六字该仄而平,第五字该平而仄,在前人诗中屡见不鲜,乃至科举考试的试帖诗,也容许用此种句式。这种特许犯规的句式,用的人多了,公认为合辙的句式,也难称其为"拗"了,故王力《汉语诗词律学》中称之"特拗"。
3、找一首七律,标平仄,找出韵字和入声字,并说出是怎么拗救的。
西村
陆游
湖塘西去两三家,杖履经行日欲斜。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句3字平拗了,小拗可救可不救。
蹙蹙水纹生细縠,蜿蜿沙路卧修蛇。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第三句第3字仄拗了,用下句第3字平声去救。
旱余虫镂园蔬叶,寒浅蜂争野菊花。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五句第1字仄拗,第3字平声
去救。
第六句第1字平拗,小拗可救可不救。
老去郊居多乐事,脱巾未用叹苍华。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第八句第1字仄拗,可救可不救。
韵字:家,斜,蛇,花,华。
入声字:日、蹙、縠、叶、菊、乐、脱。
————————————————————
第六讲:
1、对仗六相是什么?
答:“工对”也叫严对,要求严格遵守对仗的“六相”原则。
什么是“六相”呢?就是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这里尤其要关注的是“词类相当”,在工对当中,词类是要基本一致的。
2、对仗分哪两种?
答:对仗分工对和宽对。
3、宽对一般有哪几种情况?
答:就是对“六相”要求的比较松,不那么严格。我们的原则是能工则尽量去工,如果难以“工对”那么就不妨宽以待之。“宽对”一般有下面几个情况:
(1)词类可以不拘
(2)相同的词性即可以对仗,不必再分小类。
(3)不同词性的词只要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亦可对仗。
(4)上下句语法结构有异。
(5)局部不对。
没有人故意写宽对,一般是因为语义的原因实在做不到工对的要求了,就写成了宽对。
4、找一首七律,找出对仗句与入声字。不得与上几节课律诗相同。
七律·秋兴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对仗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入声字:玉、峡、塞、接、菊、日、一、尺、白、急。
————————————————————
第七讲: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分别是什么?
答:常见对仗有11种。
分别是:正对、反对、流水对、借对 (借意,借音)、就句对、掉字对、叠字对、双声叠韵对、隔句对、错综对和虚词对11种。
2、试作一首《七律·秋叶》,韵部自选,注意格律,对仗。并说明自己用的是哪一种格式,找出自己诗里所用的入声字。
七律·秋叶
文/日出东南
细雨欺身霜露冷,缤纷枝叶带残霞。
随风上下渐悲意,着地青黄自减华。
未必凋零甘放志,何曾枯萎不萌芽。
含情化作滋肥土,且待春开新绽花。
仄起不入韵式。
入声字有:叶、着、必、不、作。
————————————————————
第八讲:
1、这一讲讲了诗的哪几种起法?
答:律诗的起法有:
1、对仗起法:是指律诗首联采用对仗,一反律诗首联不对仗格律要求,故这种手法改变了正常律诗格律。
2、比兴法:即用他物兴起本意,诗的起很多采取比兴起,即用他物兴起本意。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交代时间、地点、景物的方法,没有用多少优美的辞藻,可是只要读了这个开头,就知道下文主要写什么,也是初学者最适合的方法。
4、兴起:兴起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2、以《深秋》为题写一首七律,说明你用了这一节课的哪一种起法。注意诗的中间两联对仗,并说出你这首诗里所用的入声字。
七律·深秋
文/日出东南
瑟瑟西风帘外卷,韶华转瞬又深秋。
菊花向晚清香远,枫叶经霜韵色优。
自觉无成心欲捣,谁怜有梦志难酬。
半生多少惆然事,悉数往东随水流。
交代时间、地点、景物的方法这种起法。
入声字有:瑟瑟,菊,叶,色,觉,欲,悉,数。
————————————————————
第九讲:
1.这节课以写作手法分类,一共讲了多少种格律诗的起法,分别是什么?
答:一共讲了十四种。
分别是:
1.明起。2.借景抒情起。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4.托物起兴(比兴)。5.写景入手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式。8.引起。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起。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13.陈述起。14.今昔对照起。

2.以自己身边的一个景点作一首七律,题目自拟,韵部自选。注意中间两联的对仗。
七律·水神山
文/日出东南
柴花殉节在神山,感动仇犹若许年。
香火悠悠怀烈女,钟声阵阵敬贞贤。
且抛尽日心中事,漫读今时石上篇。
松柏常青歌傲骨,英灵耿耿庙堂前。
————————————————————
第十讲:
1、请回答承是什么?承接的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答:承,即承上,就是承接开头的意思,是在起的基础上扩展、提升、深入。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
承接的几种方法分别是:1景承,2意承,3点题承。
2、创作一首七律《初冬》,韵部自选,注意中间两联对仗。
七律·初冬
文/日出东南
万物凋零秋又尽,苍茫四野气萧森。
回滩减瘦鹭鸥没,树木新寒鸦鹊喑。
已惯抬头叶枯落,非羞缩颈鬓衰深。
霜风斜帽推人去,转看星明夜渐沉。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356

帖子

3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9 11: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南 于 2024-3-9 11:54 编辑

第十一讲:
一、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承按写作手法分:
1、顺承。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递进式承接。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并列承接。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
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一问一答,流水对。(所谓流水对:就是上下句是同一件事的相承关系,分成两句描述,它和合没关系它是象流水一样相接的两句整体上说一件事情,不是两个描述对象、描述体重合了。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现在立刻动身先从巴峡到巫峡,然后由襄阳到洛阳。)
5、逆承。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作了颠倒,这多出现在律诗中。
二、创作一首七律《冬景》。
七律·冬景
文/日出东南
软晴伏水千波碧,晚岁窥山空木阑。
斜照有情林弄影,远丘无语地凝寒。
且抛尽日心中事,暂作随时顶上观。
俯仰高凉疲未觉,归来悠似白云欢。

————————————————————
第十二讲::
一、本节课学习了律诗的哪几种转的方法?
答(一)、景入情转法。(二)、反转发。(三)、直抒扩转法。(四)、一层转法。(五)、地点转法。(六)、写意转法。(七)、抒情转法。

二、创作一首律诗【枫叶】
七律·枫叶
文/日出东南
衡阳雁去水流东,回想当时若梦中。
沐雨婆娑盈目翠,经霜灿烂一身红。
谁言春老花才动,我觉秋疏味更丰。
不负千松曾相伴,谦虚点缀贯初衷。
​————————————————————
第十三讲:
一、写出律诗的合的几种方法。
答:写结尾时要注意几点:
1、要把握的是“速”字,这个速意思就是不要拖泥带水的、紧接转的内容,干净利落的关合全篇。
2、合,以意为上。这个意,可以明结,能体现作品畅快得意、神采飞扬的鲜活情态,也可暗示(喻),体现作者的感情、寄托与抱负。可以是正意,也可以是反意。
3、以景结情时,须要放开一步,不直说其意而又蕴含在景中。
4、诗是以抒情为主的,以情作结时,要深化自己思想感情,用警句将强烈的情感表现出来。
5、以议作结时,在前面要写景、叙事的基础上,要直接议论,须要公开申明自己的观点。
6、以问作结时,用巧妙的疑问句作结,要避免平直浅露、耐人寻味。
7、要委婉含蓄,含蓄,就是蕴储不露的意思。诗不能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盘托出,而要蕴含在形象和意境里,给人留下思索和想象的余地。
二、现在是大雪时令,如果需要,可以撇开传统的大雪时节诗词意像,用律诗写出你身边现在大雪时节的环境,但是语言要合理,要符合我们学过的律诗章法:即起承转合的章法要求。题目自拟,韵部自选。
七律·雪梅
文/日出东南
昨夜琼妃腰曼舞,轻携薄羽下瑶台。
飘飘才撒阶庭密,簌簌更摇寒蕊开。
雪色三分映尊酒,幽香一径绝尘埃。
凭栏欲笑花枝瘦,衣带思君宽渐来。
————————————————————
第十四讲:
根据甘肃地震创作一篇七律,注意我们学过的谋篇布局,合理安排自己的起承转合,题目自拟,韵部自选。
七律·甘肃地震
文/日出东南
甘肃仲冬遭震灾,楼坍墙倒起尘埃。
恰逢霜雪寒风乱,欣有国家暖意来。
一夜驰援流感动,八方救助去悲哀。
寸心千里惟祈祷,期盼明年春早开。
————————————————————
第十五讲:
又是一年即将过去,我们在这一年有所收获,又有什么寄语,写一篇七律,题目自拟,韵部自选,注意中二联必须对仗,要把握好各联之间的独立性和连贯性。
七律·新年看烟花有感
文/日出东南
寒彻雪霜浮地白,烟花璀璨改年华。
出门笑揖红尘去,把盏情倾绿酒斜。
静夜流云追晓月,高台羁客倦天涯。
轻轻醉卧星光下,直至更深忘返家。
————————————————————
第十六讲:
以小寒为题作一篇七律
注意中间两联对仗句式变化
注意四平头
文/日出东南
七律·小寒
文/日出东南
天地冷从三九酷,稀微阳气伴寒生。
已看野鹊新巢垒,恰喜庭梅傲骨成。
心逐远山知世味,杯倾茶水动诗情。
案头字里香芬溢,似有春风庆岁更。
————————————————————
第十七讲:
以冬日情怀为题作一首七律
注意
1.中间两联对仗与音节变化
2.不要四平头
3.比兴的应用
七律·冬日有怀
文/日出东南
昏灯独坐夜初深,怅望天涯信未音。
一曲相思愁断处,半弦积恨泪流襟。
疏桐残月云俱冷,寒气横空鸟不吟。
满腹幽情向谁诉,蟾光漠漠照孤琴。
————————————————————
第十八讲:
又是一年腊八节,你那里有啥风土人情,分享一下,让大家共同快乐。
题目自拟,韵部自选,注意我们学过的律诗规范知识。
七律·腊八感怀
文/日出东南
粥香且复飘寒腊,一箭流光及此辰。
鬓角霜华欺岁老,墙边梅色待时新。
何妨月白偷窥阁,不觉尊深遥忆人。
静立窗前无所事,任从瑶瑟自生尘。
————————————————————
第十九讲:
结合我们这一节炼字内容,修改一篇自己的旧作
原著……
七律·深秋
文/日出东南
瑟瑟西风帘外卷,韶华转瞬又深秋。
菊花向晚清香远,枫叶经霜韵色优。
自觉无成心欲捣,谁怜有梦志难酬。
半生多少惆然事,悉数往东随水流。

修改后……
七律·深秋
文/日出东南
瑟瑟西风帘外卷,时光转瞬又深秋。
菊花向晚清香远,枫叶经霜韵色优。
自觉无成心欲捣,谁怜有梦志难酬。
半生多少惆然事,悉数往东随水流。
修改心得……
心得:韶华改为时光
韶华:美好的时光,也指青春。
不如直接改为“时光”,因为“时光”与下联承接更紧、更恰当一些。

————————————————————
第二十讲:
光阴如梭,岁月似箭,弹指间毕业在即,请大家写一首毕业感怀。
七律·学诗有感
文/日出东南
古书翻阅五更寒,落笔方知达意难。
惆怅凭栏无处语,伶仃望月哪时安?
凝神酌韵双眉蹙,戮力寻词两目酸。
学海焚膏终不悔,轻吟妙句自心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3:00 , Processed in 0.05548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