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篁竹第一讲作业 作业:谈谈你对杨坚建立隋朝的感受? 篁竹11-客居幽谷答: 统一天下: 隋文帝杨坚平定境内叛乱后,此时仅剩北方突厥、南朝陈、据守岭南的冼夫人与偏居江陵一隅的西梁小国共四方势力。西梁小国是西魏时宇文泰攻杀位于江陵的南梁梁元帝后扶植建立的小国,占地不过方圆三百里。 杨坚本欲先灭陈,再讨伐突厥,但突厥沙钵略可汗因其妻为北周千金公主,便以为北周复仇为借口,联合原北齐营州刺史,攻占临榆镇,并联络各部,准备大举攻隋。 隋文帝见边境状况不稳固,便更改原定计划,与南朝陈暂时交好,先北伐突厥消除隐患。公元583年,隋文帝利用突厥各可汗间的矛盾,采纳都尉长孙晟的建议,实行“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策略,最终使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 公元584年,突厥因隋之分化、离间政策,内部矛盾加深,隋文帝兵分八路对突厥发动反击,击败突厥各部,突厥阿波可汗、达头可汗归顺隋朝,沙钵略可汗也因屡败于隋向隋朝求和称藩。 至此隋朝北部边患基本消除,南下灭陈再无后顾之忧。此后隋文帝积极做好伐陈准备,于国内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力役制,改革兵制等,发展经济,加强国力。 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召西梁国主萧琮入朝为莒国公,取消了这个小朝廷,西梁政权就此覆灭。 公元589年正月,下游隋军主力趁陈朝欢度元会(春节)之际,分路渡江,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与杨广部配合钳击建康,完成对建康的包围。随后,贺若弼部与陈军主力激战于白土冈,陈军全线溃退。韩擒虎部在陈朝降将任忠的带领下,顺利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陈叔宝,随后令陈叔宝以手书招降上游陈军。 2月,隋朝派使臣安抚岭南,亦命陈叔宝致书据守岭南的冼夫人,劝其归隋,冼夫人以其孙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 至此,隋文帝杨坚结束了自东晋以来长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大一统,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励精图治,一方面躬行节俭,一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 政治上: 1.废除宇文泰掀起的鲜卑化政策,将改称鲜卑复姓的汉人大臣、将领恢复汉姓,消除军民的胡汉之分。 2.废除北周六官制,确立五省六曹制(五省六部制),是唐代三省六部制之蓝图。五省即内史省(隋初称内史,后改中书,掌机要,议国政,起草、封驳诏令)、门下省(与内史省共掌)、尚书省(处理政务,下设六部,吏、民、礼、兵、刑、工)、秘书省(掌书籍历法)和内侍省(宫廷之宦官机关)。 3.简化地方官制,废、撤销郡,改为只设州、县二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一改南北朝以来,郡县设置过繁而形成的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 4.参考魏晋旧律,订开皇律,废除残酷刑法,取消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余条、流放罪一百余条。刑罚分死、流、徒、杖、笞,形成封建五刑制。 5.因原长安旧城久经战乱,残破不堪,且宫室形制狭小,不能适应新建的统一国家都城的需要,所以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故长安城,在原长安城东南修筑新城,名大兴城(即唐长安城)。自此都城的均衡对称格局开始形成,街道整齐划一,南北交错,东西对称,大街小巷,井井有条。皇宫、皇城、民居三个部分相对分开,界线分明。 6.废除魏晋时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由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进士与明经科的考试,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当时选士制度只称为秀才科,虽尚不完善,但已改变了门第垄断官职的局面。 军事上: 1.在府兵制的基础上,改变其原先兵农分离的状态,将军户编入民户,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将领领导下日常训练,有战事时,聚集府兵出征,达到兵农合一。 2.将全国各地划分为若干军事区域,设总管负责该地区军事,平时备边防患,战时奉命出征,总管下设总管府。北及西北八府防御突厥汗国;东北七府防御突厥汗国和契丹;中西部八府拱卫畿辅,扼守江源;东南九府守南方形胜险固之地;另有防御吐谷浑的叠州,镇爨族之南宁;之后又增加遂、泸二府以防备当时的西南各部落。后来唐朝效仿这种制度,并发展成以“道”为名的区域。 3.隋灭陈前曾以离间计使得北方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更有几位突厥可汗归顺于隋,实力最强的沙钵略可汗称藩于隋。此后突厥内部内乱不止,隋朝便扶持部分可汗削弱其他部落,以此取得边境安宁。 经济上: 1.继续推行均田制,按人口数分配土地,土地虽属国有,政府将无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但农民耕作达到一定年限后可拥有土地。 2.整顿户籍,要求官吏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即大索貌阅法,此后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的现象大为减少。 3.为积谷防饥,在各地修建粮仓,分官仓、义仓。官仓作粮食转运、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其中大型粮仓储粮皆在百万石以上,甚至于到了唐太宗时期,即使隋朝已灭亡了近20年,西京府库存粮还未用完。 4.隋朝以关中为本,关中粮食短缺,依赖于关东漕运运粮,隋文帝杨坚命人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以此便利关中漕运,这也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 5.统一币制,改铸五铢钱,世称"隋五铢"。 6.以身作则,崇尚节俭,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饰品,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正是以上政策的实行,隋文帝杨坚在其统治的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达到显著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府库较为充实,外患较少,社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后世称这一时期为开皇盛世,也是隋朝的鼎盛时期。 晚年倾轧: 隋文帝杨坚晚年容易听信谗言,更是先后杀死诸多功臣故旧,在朝热衷廷杖,“每于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数四。”其在位前期颁布的法制也遭到破坏,颁布诸如“盗一钱以上皆弃市”、“三人共盗一瓜,事发即死”之类的苛刻刑法,使百姓惶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