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研二期第19课作业: 1. 请修改第九课〔南南吕•南罗江娇带北金字经〕作业,完成时间一周。 谱式:〔南南吕•南罗江娇带北金字经〕 〔香罗带〕平平去去平△,平平去平△。平平上平平去平△,上平平上去平平△也(格)。平平入去▲,平平去平△,平平去入平去平△。〔一江风〕上上平平△,去去平平△,平去平平去△。平平去上平△,平平去上平△。平平去上平△。 〔步步娇〕上上平平去△。 〔金字经〕上上平平去△,去平平去平△,上上平平上去平△。平△,平平上去平△。平平去△,去平平去平△,去平平去平△。 制曲要求: ①本调为南集曲带过北曲小令,〔南南吕•南罗江娇带北金字经〕曲牌名,集南曲〔香罗带〕、〔一江风〕、〔步步娇〕为第一支和〔金字经〕第二支组成带过曲,其中〔香罗带〕为七句六韵,第五句可押可不押韵;〔一江风〕为六句六韵,〔步步娇〕为一句一韵,〔金字经〕八句八韵; ②特点:〔香罗带〕第四句末尾的“也”字为定格字,八九两句、十一十二两句及末尾两句,宜用叠句。皆为转板而设,使曲句由密转疏,带起下曲板式。〔一江风〕一、二句,五六句相对,〔金字经〕第一句应叠上句,末尾一句可不叠,若收煞不易,重叠一次,以缓声情。 ③对偶:〔香罗带〕五、六两句〔一江风〕一、二两句和四、五两句宜相对。 ④内容:带过曲的篇幅、内容的含量都比寻常小令要大很多,根据曲牌感叹伤悲的声情特点,内容适合言情述怀,适用题材比较广泛; 2.请修改第九课〔北南吕•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作品,完成时间一周。 谱式:〔北南吕•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 ×平×仄平平去△,××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厶平(上)▲,平平去△。 〔带过〕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带过〕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上(平)▲,×平×仄仄平平△。 制曲要点 ①此曲由〔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首组成带过曲,其中〔骂玉郎〕为六句四韵,〔感皇恩〕为十句五韵,〔采茶歌〕为五句四韵,共二十一句十三韵。 ②〔骂玉郎〕小令兼用。又名瑶华令。本曲须带感皇恩、采茶歌合为带过曲,不独用。第二句本×仄仄平平五字,作者多变为××仄、仄平平六字句,且多作对偶,遂似两个三字句。尾三句鼎足相对。〔感皇恩〕此调小令兼用。不独用。第八句可为平平仄。第九句可为仄平平。第一二句须对偶,第三四五句鼎足相对,第六七二句须对偶,尾三句鼎足宜相对。〔采茶歌〕此调小令兼用。又名楚江秋。不独用。第四句可为×仄平平仄平平▲。首两句与尾两句须对偶。 ③对偶:曲例2增加了很多衬字,这些衬字不单是相对的,规定的曲牌格律里也是相对。为了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增加创作难度,大家可以首先曲例2的制曲方式。 ④内容:带过曲的篇幅、内容的含量都比寻常小令要大很多,内容适合解嘲言情述怀,适用题材比较广泛;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