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920|回复: 17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越梅组第十一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10-25 21: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24-10-25 21:08 编辑

作业:请简述杨玄感叛乱中,有哪几个方面的决策失误。

0

主题

309

帖子

30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5 22: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
越梅组渴望人生第十一讲作业
杨玄感叛乱中的决策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其一,战略目标不明确。杨玄感起兵后在进攻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上犹豫不决,未能形成清晰有效的战略规划。
其二,未能充分利用民众力量。他没有积极发动广大民众参与,缺乏群众基础,导致力量相对薄弱。
其三,军事指挥不当。在与隋军的作战中,战术安排不够合理,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也未能准确预判敌军的行动。
其四,后勤保障不足。没有妥善安排好军队的物资供应,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持久作战能力。
其五,内部团结出现问题。在叛乱队伍中,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意见分歧,导致内部协调不畅,影响了整体作战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1
发表于 2024-10-26 08: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11讲作业
越梅组12-雨巷丁香
杨玄感叛乱中的决策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战略目标不明确。杨玄感起兵后在进攻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上犹豫不决,未能形成清晰有效的战略规划。
其二,未能充分利用民众力量。他没有积极发动广大民众参与,缺乏群众基础,导致力量相对薄弱。
其三,军事指挥不当。在与隋军的作战中,战术安排不够合理,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也未能准确预判敌军的行动。
其四,后勤保障不足。没有妥善安排好军队的物资供应,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持久作战能力。
其五,内部团结出现问题。在叛乱队伍中,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意见分歧,导致内部协调不畅,影响了整体作战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8
发表于 2024-10-26 17: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隋朝班第11讲作业
越梅19.一池清凉
请简述杨玄感叛乱中,有哪几个方面的决策失误。
答:首先杨玄感只是一个将才,而不是帅才,更不是领袖,对带兵打仗之事有勇无谋,更是对当时的局势误判,所以存在决策上的失误。
其次,在进攻东都洛阳时,没有很好的把握好时机,中了敌人的缓兵之计,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不利局面,最后导致自己起义叛乱失败是必然。
因为起义之事在于兵贵神速,时机稍纵即逝,如果把控不当,每拖延一下,流错过了最佳时机。所以杨玄感因为自己本身不具备做大事的胆量和缺乏领袖的基本素质,导致整个起义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9

帖子

11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9
发表于 2024-10-26 20: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米阳光
杨玄感叛乱中决策失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战略选择错误‌:杨玄感选择了攻打洛阳作为首要目标,但洛阳城防坚固,隋军守备严密,导致叛军久攻不下。此外,他没有采纳李密的建议,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战略位置,如占据幽州或长安,而是选择了下策,直接攻打洛阳,这使得他陷入了被动局面‌12。

‌用人不当‌:杨玄感疏远了像李密这样的贤才,反而信任了韦福嗣和李子雄等人。韦福嗣原本是投降的叛军将领,立场摇摆不定,而李子雄则建议杨玄感过早称帝,暴露了他的急功近利。这些决策导致叛军内部矛盾重重,士气低落‌13。

‌急于称帝‌:在叛军实力尚未稳固时,杨玄感听从了李子雄的建议,急于称帝,这暴露了他的急功近利和缺乏长远眼光。李密则认为应该先稳固关中,不宜过早称帝,但杨玄感未能采纳这一建议‌12。

‌这些决策失误导致了杨玄感叛乱的失败。‌尽管叛军一度势如破竹,但由于战略选择不当、用人不当和急于称帝,最终使得叛军在洛阳久攻不下,内部矛盾重重,最终走向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1

帖子

5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5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7 12: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隋朝班第11讲作业
越梅15疏雨滴梧桐
杨玄感叛乱中决策失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战略目标选择不当:
- 执着攻打洛阳:李密为杨玄感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北上占据幽州,截断隋炀帝大军的后路;中策是向西进军关中,占领长安;下策是就近攻打洛阳。杨玄感却认为洛阳百官云集,如果攻下洛阳,抓住百官家属做人质,就能占据上风,所以选择了下策。但洛阳是隋朝统治的中心,城防坚固,兵力众多,攻打难度极大。杨玄感在洛阳城下耗费了大量时间和兵力,久攻不下,不仅给了隋炀帝调兵遣将回援的时间,还使自己陷入了被动局面。
2. 轻信降将与用人不当:
- 重用韦福嗣:韦福嗣是在洛阳出城迎击杨玄感部队失败后投降的,但他立场摇摆不定,每次谋划都是模棱两可。李密多次提醒杨玄感此人不可信,但杨玄感对他很器重,对李密的建议不以为然,反而更加疏远李密。这导致杨玄感在决策时受到了韦福嗣的不良影响,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判断。
- 对李子雄的态度:李子雄因得罪隋炀帝而投奔杨玄感,在杨玄感实力大增时,他建议杨玄感称帝,这明显是不合时宜的建议。杨玄感虽然没有称帝,但对李子雄的意见很重视,这显示出他在用人和判断局势方面的不足。
3. 行军途中决策失误:
- 停留攻打弘农宫:在放弃洛阳准备前往关中的途中,杨玄感被当地父老告知附近的弘农宫积了很多粮食,应该攻打下来。杨玄感不顾李密的劝阻,执意停留下来攻打弘农宫。结果弘农的守军顽强抵抗,杨玄感连续三天未能攻克,耽误了宝贵的时间,被隋朝的追兵赶上,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4. 政治策略失误:
- 过早暴露野心:起初,杨玄感以解救民众、打倒暴政为口号起兵,开仓放粮,收买民心,很多老百姓信以为真,纷纷加入他的队伍。但随着战局的发展,杨玄感逐渐懒得伪装,开始直接声称自己是为了当皇帝才起兵,这使得一些原本支持他的人对他产生了怀疑和不满,失去了民心和部分势力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3

帖子

57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8 08: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十一讲讲作业
答题人   越梅08-山泉
作业:请简述杨玄感叛乱中,有哪几个方面的决策失误。
答:‌1.战略选择失误‌:
‌选择下策‌:李密为杨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占据幽州涿郡,控制临榆关,切断隋炀帝的后路,从后方攻击隋军;中策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下策是攻打洛阳。杨玄感最终选择了下策,攻打洛阳,导致军队在坚城下耗时过长,最终失败‌。
‌2.‌用人不当‌:
‌信任降将‌:杨玄感信任了被俘投降的韦福嗣,而韦福嗣内心向着隋朝,导致内部不稳‌。
‌疏远贤才‌:杨玄感疏远了李密这样的贤才,反而信任了不利于战局的人,导致战略决策受到影响‌。
3.‌判断失误‌:
‌急于称帝‌:杨玄感听信李子雄的建议,急于称帝,暴露了他急功近利的本性,导致战略判断失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2
发表于 2024-10-28 14: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请简述杨玄感叛乱中,有哪几个方面的决策失误。
越梅11-江寒

答:杨玄感叛乱中,有几个关键的决策失误:
1、战术上的失误:
在奔袭长安的过程中,杨玄感未能快速行动,错失良机。兵贵神速,他都不懂,他还领兵注定做失败。
围攻洛阳时,面对坚固的城防和守军顽强抵抗,同时还要应对长安守军援军的威胁,导致两线作战,分散了兵力。
2、未能有效利用内部资源:
杨玄感虽然礼贤下士,善于安抚部下,但在关键时刻未能有效利用朝中的文武百官资源,尤其是杨素旧部的影响力,未能形成更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3、对形势的误判:
杨玄感错估了隋朝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和矛盾,以及民众的关心和同情,认为只要高举义旗就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大家都已经过惯了太平日子,都不想打仗了,还没到天下大乱的时候。他起兵没用,时机不对。
4、正巧华阴杨家的族人请求作向导,壬辰(二十日),杨玄感解除了对东都的包围,率军向西逼进潼关,他声称:“我已经攻破了东都,现在去攻取关西了!”宇文述等各路军队跟随其后。杨玄感到达弘农宫,父老们挡住道路劝杨玄感说:“弘农宫城空虚,又有很多积存的粮食,很容易攻下。”信息造假他还不快点往前跑,去攻城略地地,他还要停一下,休息个十天八日的等待,隋帝的大军来把他包围,来把他消灭。本来就是一追一赶的局面,他还要停下来。当杨玄感兵临城下,杨智积便登上城上的女垣大骂杨玄感。杨玄感勃然大怒,就停止前进,率军攻城。李密劝说:“您如今蒙骗众人向西进军,兵贵神速,何况追兵将到,怎能在此地停留耽误。要是向前不能占据潼关,退后无地可守,大众一散,凭什么保全自己?”
5、李密给他献了三策,他选的是下策,下策能胜吗?自以为是,那还拿军师来干嘛?缺乏领袖的才干。
6、没有谋略,一个太守就把他拿下了。弘农太守蔡王杨智积对官员僚属们说:“杨玄感听说朝廷大军将到,他打算向西谋取关中,要是他这个计划成功了,就很难把他打败了,我们应当用计牵制住他,让他无法进军,不出十天,就可以将他抓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7

帖子

14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7 03: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隋朝班十一讲作业
越梅组13一蓝纱巾

作业:请简述杨玄感叛乱中,有哪几个方面的决策失误。

答:杨玄感叛乱中,有几个关键的决策失误:
1战略选择错误:
杨玄感选择起兵的时机不佳,在隋炀帝征伐高丽时叛变,导致隋军分兵应对,虽然一度取得优势,但最终因隋炀帝迅速集结主力军而陷入困境。
2战术上的失误:
在奔袭长安的过程中,杨玄感未能快速行动,错失良机。
围攻洛阳时,面对坚固的城防和守军顽强抵抗,未能及时攻克,同时还要应对长安守军援军的威胁,导致两线作战,分散了兵力。
3未能有效利用内部资源:
杨玄感虽然礼贤下士,善于安抚部下,但在关键时刻未能有效利用朝中的文武百官资源,尤其是杨素旧部的影响力,未能形成更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4对形势的误判:
杨玄感错估了隋朝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和矛盾,以及民众的关心和同情,认为只要高举义旗就能得到广泛的支持。
5未能及时应对变故:
在杨玄感围攻洛阳久攻不下,且长安援军到达后,未能及时调整战略,优先解决后顾之忧,反而继续两线作战,导致兵力分散,战斗力下降。
这些决策失误最终导致了杨玄感叛乱的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4

帖子

4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2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7 19: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
越梅组渴望人生第十一讲作业
越梅组02一飞花若梦
杨玄感叛乱中的决策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杨玄感虽然是一位将领,但是他不够聪明,不能辨别是非,他首先问计于杨密,杨密给他支出3个策略,其一是上策是北上占据幽州,截断隋炀帝大军的后路;中策是向西进军关中,占领长安;下策是就近攻打洛阳。也就是新都,但杨玄感却认为洛阳百官云集,如果攻下洛阳,抓住百官家属做人质,就能占据上风,所以因为杨玄感判断的失误,恰恰把杨密的下策作为自己的上策,又因为对形势的判断不足,他认为自己的地位很高,可以一呼百应,但是到了他围困新都后,沿路个州郡向他投奔的人除了作乱的人以外,州县一线的官员几乎没有所以是导致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期2是他得到了韦福嗣后,疏远了李密,又不听从李密的建议,杀掉韦福嗣,因而失败。
     其三当新都的炀帝的援军从四面而来后,他一路上骗取路人,说新都攻破了。但是他在向潼关撤军后,没能一直向前,在走到到达弘农宫,父老们挡住道路劝杨玄感说:“弘农宫城空虚,又有很多积存的粮食,很容易攻下。”信息造假他还不快点往前跑,去攻城略地地,他还要停一下,休息个十天八日的等待,隋帝的大军来把他包围,来把他消灭。本来就是一追一赶的局面,他还要停下来。当杨玄感兵临城下,杨智积便登上城上的女垣大骂杨玄感。杨玄感勃然大怒,就停止前进,率军攻城。李密劝说:“您如今蒙骗众人向西进军,兵贵神速,何况追兵将到,怎能在此地停留耽误。要是向前不能占据潼关,退后无地可守,大众一散,凭什么保全自己?”可是他并没有听信李密的建议,而是在弘农城放火攻城,3天没有攻下,当他准备撤退时,追兵已到,致使他弟弟杨玄挺战死,他只是带领10余骑走脱,最后当五无路可逃时,让他弟弟杀了他,最后导致战败,他的弟弟均被杀死。
杨玄感在起初就没有采纳杨密的建议,在行动之初就亲小人,远贤臣,当初如果听从李密的建议,首先攻取幽州,控制临榆关,切断隋炀帝的后路,从后方攻击隋军,可能胜利也是可能的。
  以上是杨玄感失败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29 , Processed in 0.08501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