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15|回复: 5

诗史结合实验班(采薇组)第135讲作业(周一截止)

[复制链接]

1213

主题

4096

帖子

410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3 21: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顺眼阳光 于 2025-7-17 22:31 编辑

小渔村史诗班135-136讲作业
作一篇论述文:说说你资治通鉴的理解。


附录:
【原文】是时,汉使西逾葱岭,抵安息。安息发使,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诸小国欢潜、大益、姑师、苏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西国使更来更去,天子每巡狩海上,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大角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名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大宛左右多蒲萄,可以为酒;多苜蓿,天马嗜之;汉使采其实以来,天子种之于离宫别观旁,极望。然西域以近匈奴,常畏奴使,待之过于汉使焉。

0

主题

674

帖子

10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7-4 13: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81452743 于 2025-7-16 11:21 编辑

小渔村诗史结合实验班(采薇组)第135-136讲作业:
作一篇论述文:说说你对《资治通鉴》这段文字的理解。
采薇组32-空留
附录:
【原文】是时,汉使西逾葱岭,抵安息。安息发使,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诸小国欢潜、大益、姑师、苏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西国使更来更去,天子每巡狩海上,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大角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名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大宛左右多蒲萄,可以为酒;多苜蓿,天马嗜之;汉使采其实以来,天子种之于离宫别观旁,极望。然西域以近匈奴,常畏奴使,待之过于汉使焉。

答:
当时,汉朝使者向西越过葱岭,到达安息国。安息国王见此也想结交大汉王朝,于是为了表示和好之意,也派出使者,同时收集了大鸟蛋和黎轩国善于变魔术的艺人献给汉朝,如欢潜、大益、姑师、扜冞、苏薤等诸小国,也都随汉朝使者来朝见天子,汉武帝非常高兴。以后每次沿海巡游,都会带上外国使者,凡是遇到大都市或人口众多的地方都要经过那里,散发金钱和布帛,赏赐当地的居民,准备丰厚的物品重重地赏赐各国的使者,以展示汉朝的富有和宽厚。
除了赏赐,武帝还经常组织各国使臣观看大规模的摔跤比赛,以及展示各种奇异的动物。每逢赏赐,武帝都大摆宴席,布置酒池肉林,让外国使节到各处观看汉朝仓库所储藏的物品,以此来宣扬国威。这一切除了满足武帝本人的虚荣心之外,目的是想让他们这些小国倾慕,进而归附汉朝。
大宛及邻近的国家盛产葡萄,可以酿造葡萄酒;大宛还盛产苜蓿,大宛的宝马最爱吃它。汉朝使者采其果实带到内地,武帝命其种在离宫附近,长势很好。这些物种的交换,都是张骞凿空西域带来的深远影响。然而,令人尴尬且极具讽刺的是,由于西域各国在地理位置上还是更靠近匈奴,因此他们对匈奴使者常常更怀有畏惧之心,因此,西域各国对匈奴使者的恭敬程度,还是汉朝不能比的。
汉武帝在位期间,能不断开疆拓土,威加海外,虽然是一件值得高兴,值得钦佩的事。但汉武帝在出巡期间设置酒池肉林来招待西域使臣,以沿路撒钱等方式来向西域使臣炫富的做法,却值得商榷。因为炫富的方式并不能够真正展示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国家的强大,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综合国力,取决于普通民众的富有程度。而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是削弱了普通民众的社会经济的活力,虽然武帝时期极大的强化了国家财政能力,为其开边兴利的政策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国家经济政策不利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国家财政对民间经济的吸取会造成民弱国强的不利局面,虽然国家能够维持基本社会秩序、保持把控能力,但还是给民生经济、建设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它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外交层面:汉朝通过“丝绸之路”构建了与西域的朝贡体系,但需面对匈奴的竞争。  
2. 经济层面:朝贡贸易与物种引进(葡萄、苜蓿)丰富了汉代物质生活。  推动汉代葡萄酒酿造和畜牧业发展。  
3. 文化层面:魔术、角抵等交流体现了早期的东西方文化碰撞。  体现了汉朝对西域文明的开放态度,为后世“胡风东渐”奠定基础。
4. 政治隐喻:汉武帝的“炫富”与西域的“倾骇”,暗含中央帝国“怀柔远人”的传统理念,也暴露了对外策略的局限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帖子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6 16: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薇08-紫色郁金香
小渔村史诗班第135-136讲作业:作一篇论述文:说说你资治通鉴的理解。


[原文]
是时,汉使西逾葱岭,抵安息。安息发使,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诸小国驩潜、大益、车姑师、扜冞、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西国使更来更去,天子每巡狩海上,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


采薇08-紫色郁金香答:
这段文字出自《史记·大宛列传》,主要记载了汉武帝时期汉朝与西域诸国的外交互动,展现了汉朝的强盛、开放以及西域诸国的朝贡与畏惧匈奴的复杂心态。以下是对其内容的逐层解析:
1. 汉使西行与安息的回应
  汉使的开拓:汉朝使者向西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抵达安息(波斯帕提亚帝国),标志着汉朝与西亚的直接外交联系。  
  安息的贡品:安息派遣使者回访,进献“大鸟卵”(可能是鸵鸟蛋)和“黎轩善眩人”(来自黎轩,即罗马帝国或埃及亚历山大城的魔术师)。这些奇珍异技体现了西域国家对汉朝的好奇与敬意,也反映了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萌芽。
2. 西域小国的朝贡与汉朝的盛情接待
  ①小国的依附:欢潜、大益等西域小国跟随汉使朝见汉武帝,表明汉朝在西域影响力的扩大。  
  ②汉朝的“炫富外交”:
    汉武帝通过厚赐财物、举办盛大宴会(“酒池肉林”)、展示国库积累(“仓库府藏”),向西域使者炫耀汉朝的富庶与强盛。  
    这种“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旨在以经济利益换取政治臣服,但客观上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3. 文化娱乐与军事威慑的结合
  ①角抵与奇戏:汉代通过“角抵”(摔跤表演)和杂技魔术(“眩人”技艺)吸引西域使者,既展示文化软实力,也隐含军事力量的象征(角抵源于军事训练)。  
  ②震慑效果:西域使者对汉朝的财富与国力感到“倾骇”(震惊),侧面反映了汉朝“威德并施”的外交策略。
4. 西域物产的引入与汉朝的吸收及其意义
  ①葡萄与苜蓿:汉使从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带回葡萄(酿酒原料)和苜蓿(喂养“天马”即汗血宝马的饲料),汉武帝命人广泛种植。  
  ②意义:  
    经济上:推动汉代葡萄酒酿造和畜牧业发展。  
    文化上:体现了汉朝对西域文明的开放态度,为后世“胡风东渐”奠定基础。
5. 西域对匈奴的畏惧与汉朝的困境
  ①匈奴的阴影:尽管汉朝极力拉拢西域,但因地理邻近,西域国家更畏惧匈奴的武力威胁,对待匈奴使者反而比汉使更恭敬。  
  ②汉匈博弈的缩影:此句揭示了汉朝经略西域的长期挑战——需通过军事(如张骞“凿空”后的战争)、经济(丝绸贸易)双管齐下,才能逐步瓦解匈奴的影响力。
总结:
1. 外交层面:汉朝通过“丝绸之路”构建了与西域的朝贡体系,但需面对匈奴的竞争。  
2. 经济层面:朝贡贸易与物种引进(葡萄、苜蓿)丰富了汉代物质生活。  
3. 文化层面:魔术、角抵等交流体现了早期的东西方文化碰撞。  
4. 政治隐喻:汉武帝的“炫富”与西域的“倾骇”,暗含中央帝国“怀柔远人”的传统理念,也暴露了对外策略的局限性。  


这段文字生动记录了汉代中国与西域的互动,既是张骞通西域的延续,也为后世理解丝绸之路的兴衰提供了关键视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5-7-7 22:4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平 于 2025-7-7 22:51 编辑

小渔村史诗班135-136讲作业 作一篇论述文:说说你对《资治通鉴》这段文字的理解。  附录: 【原文】是时,汉使西逾葱岭,抵安息。安息发使,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诸小国欢潜、大益、姑师、苏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西国使更来更去,天子每巡狩海上,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大角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名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大宛左右多蒲萄,可以为酒;多苜蓿,天马嗜之;汉使采其实以来,天子种之于离宫别观旁,极望。然西域以近匈奴,常畏奴使,待之过于汉使焉。             采薇组12一戈平
      当时,汉朝使者向西越过葱岭,到达安息国。安息国王见此也想结交大汉王朝,于是为了表示和好之意,也派出使者,同时收集了大鸟蛋和黎轩国善于变魔术的艺人献给汉朝,如欢潜、大益、姑师、扜冞、苏薤等诸小国,也都随汉朝使者来朝见天子,汉武帝非常高兴。以后每次沿海巡游,都会带上外国使者,凡是遇到大都市或人口众多的地方都要经过那里,散发金钱和布帛,赏赐当地的居民,准备丰厚的物品重重地赏赐各国的使者,以展示汉朝的富有和宽厚。 除了赏赐,武帝还经常组织各国使臣观看大规模的摔跤比赛,以及展示各种奇异的动物。每逢赏赐,武帝都大摆宴席,布置酒池肉林,让外国使节到各处观看汉朝仓库所储藏的物品,以此来宣扬国威。这一切除了满足武帝本人的虚荣心之外,目的是想让他们这些小国倾慕,进而归附汉朝。 大宛及邻近的国家盛产葡萄,可以酿造葡萄酒;大宛还盛产苜蓿,大宛的宝马最爱吃它。汉朝使者采其果实带到内地,武帝命其种在离宫附近,长势很好。这些物种的交换,都是张骞凿空西域带来的深远影响。然而,令人尴尬且极具讽刺的是,由于西域各国在地理位置上还是更靠近匈奴,因此他们对匈奴使者常常更怀有畏惧之心,因此,西域各国对匈奴使者的恭敬程度,还是汉朝不能比的。 汉武帝在位期间,能不断开疆拓土,威加海外,虽然是一件值得高兴,值得钦佩的事。但汉武帝在出巡期间设置酒池肉林来招待西域使臣,以沿路撒钱等方式来向西域使臣炫富的做法,却值得商榷。因为炫富的方式并不能够真正展示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国家的强大,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综合国力,取决于普通民众的富有程度。而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是削弱了普通民众的社会经济的活力,虽然武帝时期极大的强化了国家财政能力,为其开边兴利的政策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国家经济政策不利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国家财政对民间经济的吸取会造成民弱国强的不利局面,虽然国家能够维持基本社会秩序、保持把控能力,但还是给民生经济、建设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2

帖子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10 07: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悠悠草 于 2025-7-18 22:30 编辑

采薇09—悠悠草
小渔村史诗班135讲作业
作一篇论述文:说说你资治通鉴的理解。
附录:
【原文】是时,汉使西逾葱岭,抵安息。安息发使,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诸小国欢潜、大益、姑师、苏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西国使更来更去,天子每巡狩海上,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大角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名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大宛左右多蒲萄,可以为酒;多苜蓿,天马嗜之;汉使采其实以来,天子种之于离宫别观旁,极望。然西域以近匈奴,常畏奴使,待之过于汉使焉。


论述::
汉武帝时期,汉朝不仅先后灭掉了南越和东越两国,剿平了西南夷各部族,驱逐了北方的匈奴,而且还乘机以兵威困迫乌孙、大宛等国,使其与汉朝结盟。同时,汉武帝又派出了大量的使者,越过葱岭,抵达安息国。安息国也派出使者,并将大鸟蛋和精通魔术的黎轩人作为礼品献给汉朝。西域各国派往汉朝的使臣此来彼去,络绎不绝,汉武帝非常高兴,于是,対外国使臣大加赏赐,还大摆宴席,布置酒池肉林等,以此来宣扬国威。这一切除了满足武帝本人的虚荣心之外,还有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让他们倾慕,能尽快归附汉朝,以强国力。同时他还带领西域的各国使者进行大规模的巡游,遇到大都会或人口稠密的地方,都要散发财物丝帛进行赏赐,准备丰厚的物品充分供应,以显示汉朝的富有和宽厚。然而,西域各国毕竟还是更靠近匈奴,对匈奴的使者常常怀有畏惧之心,因此,西域各国对匈奴使者的恭敬程度,还是汉朝不能比的。
汉武帝在位期间,能够不断开疆拓土,威加海外,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也值得钦佩的事。但汉武帝在出巡期间的一些炫富的做法,却值得商榷。因为这种方式也会带来许多隐含的负面影响,他只体现了有型的片面表象,表象并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真正富强,而真正富强的国家,还得取决于综合国力,取决于全民的富有程度。国、民两者皆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才能做到对外来者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7

帖子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史结合班第135~136讲作业
论文:我对《资治通鉴》的理解
——张骞归来
读《资治通鉴》80
采薇-02秋池
张骞带领汉朝使者向西越过葱岭,到达安息国。安息国王也想结交大汉王朝,于是为了表示和好之意,也派出使者,同时收集了驼鸟蛋和黎轩国善于变魔术的艺人献给汉朝,还有邻近的诸多小国,也都随汉使来朝见天子,汉武帝非常高兴。以后每次沿海巡游,都会带上外国使者,凡是遇到大都市或人口众多的地方都要向他们散发金钱和布帛,赏赐当地的居民,同时准备丰厚的物品重重地赏赐各国的使者,以展示汉朝的富有和宽厚。
除了赏赐,武帝还经常组织各国使臣观看大规模的摔跤比赛,以及展示各种奇异的动物。每逢赏赐,武帝都大摆宴席,布置酒池肉林,让外国使节到各处观看汉朝仓库所储藏的物品,以此来宣扬国威。所有这一切除了满足武帝本人的虚荣心之外,目的无非是一个:武帝想让他们倾慕,进而归附汉朝。
大宛及邻近的国家盛产葡萄,可以酿造葡萄酒;大宛还盛产苜蓿,以喂养大宛进贡的宝马。汉朝使者采其果实带到内地,武帝命其种在离宫附近,它们长势很好。这些物种的交换,都是张骞凿空西域带来的深远影响。然而西域各国毕竟还是更靠近匈奴,对匈奴的使者常常怀有畏惧之心。西域各国对匈奴使者的恭敬程度,还是汉朝不能比的。
因此,汉武帝大力加强与西域各国的物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国际天平逐渐向大汉偏移。这样软硬兼施,文武兼备,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大汉的制高点。
在国内,巨大的财政消耗必然要求武帝改革经济政策,增加财政收入,以继续其开边兴利的事业,因而汉武帝开始重用桑弘羊,进行国家主义经济改革。所谓国家主义经济政策顾名思义是以国家为本位,通过吸取民间经济资源,增加财政收入,为中央政府控制社会、采取有为政策提供物质基础。如果说汉初的经济政策重视的是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那么武帝和桑弘羊看重的则是国家财政的增长。
为了实现开边兴利的目标,武帝先后实行了算缗、告缗、平准、均输、盐铁专卖等经济政策,其中最能代表国家主义经济倾向的无疑是盐铁专卖政策。盐铁专卖并非武帝与桑弘羊原创,早在管仲时代,齐国便有了【官山海】的政策,武帝和桑弘羊更多是这一倾向的继承者和完善者。盐铁专卖顾名思义便是由国家垄断盐铁等暴利行业的贸易权,以此获取巨额收入。
然而这种官方垄断贸易实际上是存在弊端的,汉武帝时期的铁器在质量不是很高,这是因为国家能够集中的资源毕竟有限,其流动性和自动配置能力都是和社会不能相比的,政府的富足和秩序的稳定才是第一位的,社会的发展是第二位的。
汉武帝的国家主义经济政策自确立以来,一直延续到帝制时代终结,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经济制度。与其说是武帝创造了国家主义经济政策,不如说汉武帝完成了其被历史赋予的任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家主义经济政策一定是正确的,武帝死后,儒生们与桑弘羊便展开了盐铁之论,对于武帝时代的基本经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加上后党和宦官互相掣肘,加剧了社会矛盾,国力渐趋衰败,终于在他死后不到百年,王莽新政的实施,便彻底推翻了西汉王朝。甚至于说到北宋年间,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也难逃经济政策的基本命题。
综上所述:汉朝经济这一概念需要划分为国家经济与社会经济两个层次,汉武帝实行国家主义经济政策,通过汲取、吸取民间财力,大大强化了国家财政能力,为其开边兴利的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也确立了未来两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我们也不能就经济说经济。毛主席说,“政治是灵魂,是统帅”,经济制度必须从属于政治制度之下,让人民有更高的生活水平,使国泰民安,才能江山永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2:30 , Processed in 0.1037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