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29|回复: 10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三十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顺眼阳光 于 2025-7-16 22:08 编辑

第37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446

帖子

4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46
发表于 前天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七讲作业
白驹22-闲坐听风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
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上尾、平头还包括句法上的雷同。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特别是滥用动宾词组问题。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
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其中中二联: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使上联下联句法一律,枯燥单调,没有任何变化。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
9 、不使用词组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14,25位置上的词罗列出来,判断词性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队长(标题)与队员(诗中的物象)的关系
14、要求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应用
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  寻凉
暑气午来翻亦狂,为寻惬意向陂塘。
眼前才见波心静,足下已生云外凉。
临水浑忘身渐老,赏莲不觉日添长。
坐中酷暑随风去,仙子瑶池暗送香。

简评:破题精准,脉络顺畅,用韵正确。通过午热描绘了作者池上寻凉的心路过程,画面有动有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七讲作业
白驹01一点春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上尾、平头还包括句法上的雷同。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特别是滥用动宾词组问题。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其中中二联: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使上联下联句法一律,枯燥单调,没有任何变化。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14,25位置上的词罗列出来,判断词性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队长(标题)与队员(诗中的物象)的关系
14、要求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应用
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 消暑
白驹01一点春
恩施避暑借清幽,结伴三家早晚游。
静宿难忘苏马荡,飙歌每忆女儿楼。
红棠煮水除肝火,绿艾熏香灭毒蛑。
世界硒都洋芋赏,地心谷里解千愁。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1、采用了诗家语。
2、注意了镜头的聚焦。
3、运用了形象思维。
4、注意了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顺畅无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没有犯四平头。
8、没有犯摞眼。
9、注意了炼句炼字。
10、自评:
1)用韵、格律无误。
2)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3)注意了韵字阴阳平衡。
4)无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
发表于 前天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七讲作业
白驹10-江海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
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上尾、平头还包括句法上的雷同。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特别是滥用动宾词组问题。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
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其中中二联: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使上联下联句法一律,枯燥单调,没有任何变化。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
9 、不使用词组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14,25位置上的词罗列出来,判断词性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队长(标题)与队员(诗中的物象)的关系
14、要求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应用
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绝  荷畔纳凉
白驹10-江海
蝉噪高枝日正炎,荷风暗送一丝甜。
忽惊叶底珍珠滚,原是蜻蜓点水尖。

自评
韵字“炎、甜、尖”阴阳相济,无撞、挤、连韵之弊。首字“蝉、荷、忽、原”平仄为“平、平、仄、平”,合5/3配比要求。

起句“蝉噪高枝日正炎”以声写热,聚焦树梢蝉鸣,点明酷暑背景;承句“荷风暗送一丝甜”转写清凉,镜头下移至荷塘,风携荷香,由燥入舒,意脉相承。转句“忽惊叶底珍珠滚”突现动态,聚焦荷叶上的水珠,以“珍珠”喻露,暗藏生机;合句“原是蜻蜓点水尖”揭其缘由,镜头随蜻蜓点水延伸至水面,由静及动,空间自枝端到叶面再至水面,层次分明。
全诗无四平头,炼字处“暗送”显风之轻柔,“惊”字起波澜,“点”字见蜻蜓之灵动,皆以形象思维贯之,消暑之意隐于景物流转中,未见“凉”字而凉意自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52

帖子

3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三十七讲

第37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 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上尾、平头还包括句法上的雷同。
重位: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特别是滥用动宾词组问题。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举例:
宋代无名氏的《繁说病诗》
从风似飞絮,照日类繁英。
拂岩如写镜,封林若耀琼。

从风(似)飞絮,照日(类)繁英。
拂岩(如)写镜,封林(若)耀琼。
上联两句第三字(似,类)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如,若)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使上联下联句法一律,枯燥单调,没有任何变化。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
  一般来说,人名,地名,组织或团体名和外来词就是词组,其他都不是。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14,25位置上的词罗列出来,判断词性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8个分句的首字罗列出来,判断这8个字的平仄是否遵从4/4、3/5的规定即可。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8个分句的最后一个字罗列出来,判断这8个的阴阳是否遵从4/4、3/5的规定即可。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
队长(标题)与队员(诗中的物象)的关系
队员与队员的关系
主(承句后分句的物象),次主(起句后分句的物象),纽(连接主和次主的物象)的关系。
最根本的是所有物必须和谐相处。
(14)要求合理收放
物象的选择除了和谐,还要注意前后物象的出现不能太过突然,出现断裂,不能来回折腾,如果这样就是不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
起句——实——比较固定
承句——实+虚——不固定
转句——实+虚+比=不固定
合句——实+比——比较固定
评阅老师需逐句分析!
(16)注意脉络畅通
脉由物象构成,相互可以串通,就是说,物象可以串成脉,但脉不就是物象。只有这样的物象,加上相通,才能是构成“脉”,前三后二,队长,队员,都没有做到,那脉就有问题。名词-物象-队员-脉-,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脉是贯通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络说的是非物这个字要用的准确,不在于哪个字美不美,跟美丑没有关系,只跟那个字所包含的信息,也就是字义有关。
从律诗中所处的位置来讲,络有三种:
    1在律诗作品中,放在物之前的字,我们称之为“前络”。
    2 在律诗作品中,放在物后面的字,我们称之为“后络”。
    3 在律诗作品中表面上看不到,而实际上根据我们的习惯是可以读到的字,称之为“隐藏的络”。

从状态上来讲,络有两种:
    1静态的,如朝夜,表示时间,青白,表示颜色;北东,方表示位;
    2 动态的,如唱,渡,横,绕等。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消暑
白驹02日出东南
天热如焚扇不离,汗珠频落透单衣。
阶前绿柳恹恹伫,枝上鸣蝉聒聒唏。
冷浸瓜瓤消燥渴,闲欹藤簟待凉归。
忽闻雨打梧桐叶,一阵清新觉久违。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韵字阴阳平衡
首字平仄符合4/4要求。
首句借韵,属于孤雁出群。
颌联“绿柳恹恹”“鸣蝉聒聒”以物衬人,将暑气的沉闷具象化;颈联“冷浸瓜瓤”“闲欹藤簟”转入消暑实事,细节鲜活;尾联“雨打芭蕉”突降清凉,结得灵动,前后对比中尽显暑消后的舒爽,通篇意脉连贯,颇具生活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5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波散人 于 2025-7-19 22:19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白驹11一烟波散人
一:问答题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七律·忆儿时夜阑消暑
烟波散人
炎威似火苦熬煎,凉榻初安意尚牵。
幸有微风嬉水面,频摇小扇拂襟前。
波中菡萏清香度,月上池湖玉镜悬。
慢啜家茶消溽暑,心宁梦稳自酣眠。
自评:这首诗写儿时夏夜消暑场景。

首联便把夏日酷热难耐,以及对凉榻安置后仍期盼清凉的心情描绘出来。颔联“微风嬉水面”“频摇小扇”,生动展现出微风轻拂与孩子扇风纳凉画面。颈联“波中菡萏清香度”,让荷香随着水波悠悠传来,“月上池湖玉镜悬”把明月比作玉镜高悬,营造出静谧美好的夜景。尾联以品茶消暑、安然入眠收尾,传递出内心宁静。

整首诗意脉连贯,情感真挚,在个别字词上的雕琢,让表述更精准新奇,比如“初安”“尚牵”用词灵动,给人眼前一亮之感。
首字平仄比:5:3。韵字阴平阳平比:2:3。无摞眼,无四平头。中二联句式2212,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昨天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三十七讲作业
白驹23-静女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上尾、平头还包括句法上的雷同。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特别是滥用动宾词组问题。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其中中二联: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使上联下联句法一律,枯燥单调,没有任何变化。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14,25位置上的词罗列出来,判断词性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队长(标题)与队员(诗中的物象)的关系
14、要求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应用
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过重庆上鹅岭公园避暑有怀
文/白驹23-静女
凝碧亭前万里收,曲廊小伫瞰江流。
桐轩卧石观星宇,鹅海披风载月舟。
斑驳楣题馀故事,陆离盘错散新愁。
炎威到此知消歇,一片清凉谢远游。
自评:首联以开阔起笔,亭前凭栏可收万里景致,曲廊暂立能俯瞰江水流淌,勾勒出鹅岭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画面舒展。颔联转入细节,桐轩里枕石观星、江风穿林如“载月舟”般轻拂,动静相衬,既有静谧之趣,又有灵动之感,“鹅海”暗合地名。
颈联由景入情,斑驳的匾额藏着旧时光,交错的树影疏散了愁绪,景中带情,含蓄表达了借景消忧的心境。尾联直点避暑主旨,暑气消散、清凉满怀,结句“谢远游”既点题“避暑有怀”,又暗含对这份惬意的珍视。
全诗从观景到抒情自然过渡,将鹅岭的清凉之景与消愁之情融为一体,得言尽意不尽之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昨天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19-山茶花哈作业: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重位是指,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特别是滥用动宾词组。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比如:《葬花吟》中的“孤灯照壁人初醒,冷雨敲窗梦未成。落叶随风秋已老, 残花逐水夜犹寒。”照、敲、随、逐,同一位置上都使用了动词,形成了摞眼。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 :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
(9 )不使用词组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
(14)要求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
(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消暑
白驹19-山茶花哈
暑气炎炎何处避,油门一脚向山庄。
蝉弦蛙鼓房中听,角粽时蔬嘴里尝。
晓起林间寻野果,晚归院落纳清凉。
荷塘翠盖驱焖热,总恋村居一片香。
自评:首字平仄4/4,韵字阴阳2/2。无有撞韵、挤韵、连韵。符合起承转合要求。首联,以问句起笔,因天气炎热找海拔高的地方避暑。颔联,听觉味觉触觉,写住在山庄里就能听到像音乐般悦耳的知了青蛙鸣声,还能吃到适合的时令原生态蔬菜和传统美食,这是住城里难经吃到的。颈联,在农村,白天还可以上山拾萃寻野果听山泉声,晚上可以闲聊很凉快。尾联,不用扇子,有荷塘莲叶像扇子一样摇风送清凉与暑热形成对比,所以总是留恋村居消暑的逸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047

帖子

10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昨天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17.二顷田
诗词评阅班37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a: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上尾、平头还包括句法上的雷同。
律句禁止使用相似相同的句式,颔联和颈联的句式不能雷同,也就是结构合掌。假如颔联是2/2/1句式,那么颈链应该是2/1/2句式,尽量避免句式重合。
律诗的颔联、颈联都要对仗,因此这两联的句式选择十分重要。
句式重合,不但是今天容易犯的毛病,即使是唐人,也有相重的先例。
b:重位。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例:
我们要记住:摞眼被历代诗家所忌讳,一定要加以回避。
其中中二联: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使上联下联句法一律,枯燥单调,没有任何变化。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
(9 )不使用词组
  一般来说,人名,地名,组织或团体名和外来词就是词组,其他都不是。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14,25位置上的词罗列出来,判断词性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8个分句的首字罗列出来,判断这8个字的平仄是否遵从4/4、3/5的规定即可。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8个分句的最后一个字罗列出来,判断这8个的阴阳是否遵从4/4、3/5的规定即可。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
队长(标题)与队员(诗中的物象)的关系
队员与队员的关系
主(承句后分句的物象),次主(起句后分句的物象),纽(连接主和次主的物象)的关系。
最根本的是所有物必须和谐相处。
(14)要求合理收放
物象的选择除了和谐,还要注意前后物象的出现不能太过突然,出现断裂,不能来回折腾,如果这样就是不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
起句——实——比较固定
承句——实+虚——不固定
转句——实+虚+比=不固定
合句——实+比——比较固定
评阅老师需逐句分析!
(16)注意脉络畅通
脉由物象构成,相互可以串通,就是说,物象可以串成脉,但脉不就是物象。只有这样的物象,加上相通,才能是构成“脉”,前三后二,队长,队员,都没有做到,那脉就有问题。名词-物象-队员-脉-,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脉是贯通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络说的是非物这个字要用的准确,不在于哪个字美不美,跟美丑没有关系,只跟那个字所包含的信息,也就是字义有关。


二、创作题:


七律~观夏收
白驹17.二顷田
伏暑南风夏日长,川河戏水避炎殃。
土冈蝶舞寻花径,绿树蝉鸣吵睡房。
思虑阴云田惧雨,妥安小麦陇全黄。
农家苗稼丰收望,无害无灾最纳凉。
自评:
作业格律无误,用韵正确。每句首字4/4。
起句点出夏的物象和夏的特点,承句拓展了夏的特点和物象环境。转句,转出主题思想,合句紧扣主题思想,点出了什么是乘凉的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897

帖子

293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昨天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班第37讲白驹组作业
白驹26-霜叶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
重位”指得是什么?
答: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上尾、平头,还包括句法上的雷同。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如本人的《读柳永〈鹤冲天〉有感》

金榜无缘莫自哀,上天眷顾此英才。
浮名成败沉华盏,人事悲欢作素材。
瓦肆勾栏羁日月,清词丽句动章台。
假如及第为卿相,应似重光转世来。

本诗中二联的“沉”、“作”、“羁”、“动”都在同一位置,且音节都是2212,属于“摞眼”。
3、评阅律诗的36条标准(9-16)涉及哪些方面?
答:(9)不使用词组。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队长:标题;队员:诗中的物象)
(14)要求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
起句—实—比较固定
承句—实+虚—不固定
转句—实+虚+比—不固定
合句—实+比—比较固定
(16)注意脉络通畅。

二、创作题

五律·忆父辈暑天除草
霜叶
暑气蒸云汉,林梢噪蚱蝉。
身弯珠汗落,锄闪草根蔫。
小憩寻高树,唇焦思涌泉。
安能避炎夏,大业费仔肩。

自评
阴平:蔫、肩
阳平:蝉、泉
韵脚阴阳比例2:2,合适。
首字平:林、身、锄、唇、安
首字仄:暑、小、大
首字平仄比例5:3,符合要求。
这首诗回忆了父辈当年冒暑劳动的情景,歌颂了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担当精神。
前两联描写了盛夏的酷热和农民冒暑除草的劳动场景。
颈联表达了农民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劳动的真实感受。
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使情感和主旨得到升华。“安能避炎夏,大业费仔肩”,“仔肩”:责任、承担。人们能躲避酷暑吗,不能!在建国初期,农民的一锄一镰都关系到祖国建设和发展的大业,父辈们也深知他们所担负的责任重大。历史证明,正是工农业剪刀差,使国家度过了困难时期,并积累了发展的资本,才有了后来的飞速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农民的担当精神,也赋予这种平凡的劳动以不平凡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1 00:04 , Processed in 0.0687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