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驹17.二顷田
诗词评阅班37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a: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上尾、平头还包括句法上的雷同。
律句禁止使用相似相同的句式,颔联和颈联的句式不能雷同,也就是结构合掌。假如颔联是2/2/1句式,那么颈链应该是2/1/2句式,尽量避免句式重合。
律诗的颔联、颈联都要对仗,因此这两联的句式选择十分重要。
句式重合,不但是今天容易犯的毛病,即使是唐人,也有相重的先例。
b:重位。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例:
我们要记住:摞眼被历代诗家所忌讳,一定要加以回避。
其中中二联: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使上联下联句法一律,枯燥单调,没有任何变化。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
(9 )不使用词组
一般来说,人名,地名,组织或团体名和外来词就是词组,其他都不是。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14,25位置上的词罗列出来,判断词性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8个分句的首字罗列出来,判断这8个字的平仄是否遵从4/4、3/5的规定即可。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8个分句的最后一个字罗列出来,判断这8个的阴阳是否遵从4/4、3/5的规定即可。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
队长(标题)与队员(诗中的物象)的关系
队员与队员的关系
主(承句后分句的物象),次主(起句后分句的物象),纽(连接主和次主的物象)的关系。
最根本的是所有物必须和谐相处。
(14)要求合理收放
物象的选择除了和谐,还要注意前后物象的出现不能太过突然,出现断裂,不能来回折腾,如果这样就是不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
起句——实——比较固定
承句——实+虚——不固定
转句——实+虚+比=不固定
合句——实+比——比较固定
评阅老师需逐句分析!
(16)注意脉络畅通
脉由物象构成,相互可以串通,就是说,物象可以串成脉,但脉不就是物象。只有这样的物象,加上相通,才能是构成“脉”,前三后二,队长,队员,都没有做到,那脉就有问题。名词-物象-队员-脉-,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脉是贯通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络说的是非物这个字要用的准确,不在于哪个字美不美,跟美丑没有关系,只跟那个字所包含的信息,也就是字义有关。
二、创作题:
七律~观夏收
白驹17.二顷田
伏暑南风夏日长,川河戏水避炎殃。
土冈蝶舞寻花径,绿树蝉鸣吵睡房。
思虑阴云田惧雨,妥安小麦陇全黄。
农家苗稼丰收望,无害无灾最纳凉。
自评:
作业格律无误,用韵正确。每句首字4/4。
起句点出夏的物象和夏的特点,承句拓展了夏的特点和物象环境。转句,转出主题思想,合句紧扣主题思想,点出了什么是乘凉的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