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期成语典故班第六课作业
4019*晨羽
一、必做题
1、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触(类)旁(通)、进(德)修(业)、闭(关)锁(国)、错(综)复(杂)、
革(邪)反正、革(面)洗(心)、诲(盗)诲(淫)、诲(淫)诲(盗)、
(继)往(开)来、数(往)知(来)、书(不)尽言、显微(阐)幽、
仰(观)俯(查)、(朝)朝(暮)夕、云(淡)风(轻)、应(天)顺(时)、
宗庙(社)稷、总(而)言之、庸(言)庸(行)、金(兰)契友、
辉光日(新)、承(天)之祐、与(时)消息、飞(龙)在天、
退藏(于)密、知(冷)知(热)、声(求)气应、泰来(否)往、
(何)思何虑、经(维)天下、眈(耽)逐(逐)、动静有(法)、
钩深(图)远、鸿(渐)之仪、(及)宾有鱼、密云(不)雨、
修(辞)立诚、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神(而)明之、
(朝)乾夕惕、玄(黄)翻覆、龙战(于)野、振民(育)德。
2.《周易》中的成语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还有“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以及“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请把形容这五种精神的成语各写2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答:
1.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1)朝乾夕惕
释义:终日勤奋谨慎,毫不懈怠。
出处:《周易·乾卦》:“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同义:兢兢业业 、 夙夜匪懈
反义:苟且偷安 、玩岁愒【kài】日
例句:他数十年朝乾夕惕,终成行业翘楚。
(2)进德修业
释义:提升道德修养,钻研学问事业,强调持续进步。
出处:《周易·乾卦·文言》:“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同义:砥砺前行 、修身立德
反义:不思进取 、玩物丧志
例句:青年当以进德修业为要,方能不负韶华。
2.“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1)包荒含垢
释义:包容污秽,形容心胸宽广能容人。
出处:
①《周易·泰卦》:“包荒,用冯河。”(“包荒”意为包容广大,“含垢”为后世引申)
②《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国君含垢。”(与“含垢纳污”同源)
同义:海纳百川 、宽宏大量
反义:斤斤计较 、睚眦【yá zì 】必报
例句:领导者需有包荒含垢的雅量,方能凝聚团队。
(2)宽仁大度
释义:宽厚仁爱,气量宏大。
出处:成语定型:唐·令狐德棻《周书·敬珍传》:“宇文丞相宽仁大度,有霸王之略。” 词源追溯:汉·班固《汉书·高帝纪》“(高祖)宽仁而爱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注:此为“宽仁”“大度”分述,后世合成四字成语)
同义词:豁达大度、恢宏大度
反义词:刻薄寡恩、小肚鸡肠
例句:他待人宽仁大度,从不因小事苛责他人。
3.“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1)众心成城
释义:众人同心可筑坚固城墙,比喻团结力量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同义:众志成城 、同心协力
反义:离心离德 、一盘散沙
例句:面对灾情,全国人民众心成城,共渡难关。
(2)和衷共济
释义:同心协力,共渡困难。
出处:《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引申为和谐共事)
同义:风雨同舟 、通力合作
反义:同室操戈 、分崩离析
例句:团队成员和衷共济,最终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
4.“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
(1)信及豚鱼
释义:褒义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出处:《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同义:童叟无欺、一诺千金
反义:背信弃义、口腹蜜剑
例句:他的信誉极好,信及豚鱼,大家都愿意和他合作。
(2)言必有物
释义:说话内容充实,不虚假空泛。
出处:《周易·家人卦》:“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同义:言之有据 、持之有故
反义: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
例句:他的演讲言必有物,从不夸夸其谈。
5.“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
(1)劳谦君子
释义:勤劳而谦虚的君子。
出处:《周易·谦卦》:“劳谦君子,有终吉。”
同义:谦谦君子、虚怀若谷
反义:妄自尊大、目中无人
例句:他虽功绩卓著,却始终以劳谦君子自持。
(2)裒【póu】多益寡
释义:削减多余以补不足,比喻多接受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
出处:《周易·谦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同义:截长补短、调盈济虚
反义:竭泽而渔、弱肉强食
例句:愿君侯裒多益寡,非礼勿履。
二、创作题
1.请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必做题)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七律·渔村求学
文/晨羽
苔矶枕浪渔村静,维楫分涛别洞天。
晓汲云根收皓露,暮寻骊穴拾冰渊。
孤怀自守寒梅魄,尘鞅笑抛野鹤肩。
欲种南山千顷月,却耘星斗落书田。
2.请以“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选做题)
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
七绝·江行诫(中华新韵)
文/晨羽
千桡共济排银浪,万蔓同心锁断崖。
若少一绳凝众志,散为残橹泣江花。
注:
江花:取“浪花”意象。
桡:船桨。“桨”是划船的工具,上半部为圆柱形,下半部扁平而略宽,常装置在船的两侧,前后运动,向前离水,向后入水,用反作用力推动船只前行。
橹:也是划船的工具,橹比桨长大,常安在船尾,左右运动,用水作用力的分力推动船只前行。 |
|